6月20日,武定縣AI視覺算力中心算電一體化項目首批算力點亮,“杭算入武”項目正式在祿金產業園區落地投運,標志著滇中武定的綠色算力資源與華東杭州的數字產業發展需求在中國數字經濟版圖上實現“攜手相擁”。

在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武定縣緊跟步伐積極應變,搶抓發展機遇,深化數字經濟改革,成功引入AI視覺算力中心算電一體化項目落戶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祿金新型工業片區,拉開了“算力中心+AI全場景賦能”協同體系發展新序幕,為武定縣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跨越千里“數字握手”,為何能高效落地見效?

源于營商服務提質增效,利企便民務實有為。近年來,武定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多舉措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暖心行動”。進一步加強部門協作,全面推行“互聯網+”審批機制,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實現線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一件事”全程網辦,線下一站辦理。主動靠前服務,積極推行導辦幫辦等便民服務措施,不斷提升項目審批質效。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局長坐診接訴”等,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捷度、滿意度。進駐政務服務大廳事項1274項,以全方位政策支持與一流服務環境,助力企業輕裝上陣、高效發展。自2025年3月30日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后,積極協調農、林、水、產業園區等多部門協同配合,靠前“貼心”服務,引辦幫辦代辦項目建設備案、項目用地規劃選址、環境評價、地質災害調查、廠房選取租賃等方面相關手續及新能源項目申報、建設相關手續,加快推進AI視覺智算算力中心項目和新能源項目建設。歷時107天完成了合作洽談、協議簽訂、公司注冊、項目備案、節能審查、選址、廠房租賃裝修等工作,首批算力于6月20日點亮順利投運,預計8月15日前全部建成投產。

源于穩定充沛綠能供給,點亮互利共贏未來。武定縣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可再開發風電裝機170萬千瓦,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6250.4兆焦/平方米,可再開發光伏裝機120萬千瓦。目前武定電價0.3578元/度—0.5148元/度,同時,為了引進智算算力項目,武定縣申報了“綠電+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電價優勢和綠電優勢明顯。武定及周邊有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項目,武定縣轄內現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4座,武定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計劃2027年建成投產。近年來,武定縣新能源建設成效凸顯,已建成投產的三月山風電、田心光伏、萬德村光伏等7個新能源項目共44.3萬千瓦,全縣建成、在建、待建新能源總裝機104.9萬千瓦,新能源產業已實現“百萬”裝機目標。2025年,完成了光伏、風電35個項目選址規劃,裝機容量168萬千瓦,估算總投資100億元,目前已完成項目用地選址,正在開展土地、林地、環評等前期工作。全縣獲得省級批復建設地面集中式光伏項目10個93.5萬千瓦、風電項目2個9.8萬千瓦。以上新能源項目、儲能項目、變電站可為項目提供安全、穩定、綠色的電力保障。

源于親清政企“雙向奔赴”,激發澎湃發展動能。杭州超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信息安全與智算領域的高新企業,截至2024年底,杭州超級科技有限公司已簽約及待簽約的算力需求接近50000P,亟需投入大量的算力產業。武定縣城區位優勢明顯,算力+算法+數據是數字經濟中的新型生產要素,在武定周邊地區除昆明外,其他地區還沒有相關企業落地,市場需求較大、發展潛力足。杭州超級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理念與武定數字經濟發展布局不謀而合,僅27天完成考察、洽談、招商、協議簽訂等工作,實現了“雙向奔赴”。項目建成后,以AI視覺算力中心為核心,將產生AI算力+創新算法+海量數據,亦成為武定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與新的吸引力,吸引相關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推動AI技術研發,帶動芯片、傳感器、云計算等相關產業鏈發展。
據了解,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年凈利潤5000萬元,實現稅收收入900萬元,預計直接創造就業崗位500個,間接帶動上下游就業2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