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定縣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標,推出“搬遷社區就業生態圈”建設模式,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目前,實現轉移就業5494人,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的137.35%,轉移就業率94.23%,搬遷群眾“樓上安居、樓下就業”的愿景成為現實。

“15分鐘就業圈”+“崗位超市”,讓家門口就業觸手可及。
在金沙社區、紅土田社區等搬遷安置社區打造“就業服務圈”,聯動周邊企業、社區便民服務點、電商驛站等,構建“步行15分鐘可達”的就業圈。通過“線上崗位超市實時更新+線下專員一對一點單”服務模式,精準匹配搬遷群眾技能與崗位需求。目前,已有2000多名搬遷勞動力在社區周邊實現就業,涵蓋家政服務、物流分揀、手工制作等領域,平均通勤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月均收入穩定在2500元以上。

“技能提升包”+“就業護航卡”,為穩定就業保駕護航。
針對搬遷群眾技能短板,推出“一人一策”技能提升包,結合市場需求,開設電工、月嫂、直播帶貨等熱門培訓課程,培訓期間同步發放生活補貼,累計開展定制化培訓20余期。通過培訓實現就業的搬遷勞動力,崗位留存率較未培訓者高出40個百分點。

“企業聯建”+“利益聯結”,讓就業質量持續提升。與入駐搬遷安置區的企業簽訂“就業保障協議”,推行“計件工資+績效獎勵+社保補貼”組合激勵政策,對吸納搬遷勞動力超50人的企業給予一次性就業獎補。6家企業專門為搬遷群眾設立“彈性工作崗”,方便照顧家庭的勞動力靈活就業。此外,引導搬遷群眾以“就業+入股”方式參與社區集體經濟項目,實現“工資+分紅”雙重收入,讓就業增收的底氣更足、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