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2023年度云南省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的函》(云環函〔2024〕409號),楚雄州武定縣是全省129個參評縣域中7個“一般變好”的縣市之一,也是楚雄州唯一一個評價結果為“一般變好”的縣市,在全州10個參評的縣域中排名第一。武定縣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為“一般變好”,為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全州首次。
近年來,武定縣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7個標志性戰役,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19個縣鄉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4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城區污水處理率、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建制鎮生活垃圾處理率、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利用處置率均為100%。2023年,成功申報云南省第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以獎代補”試點縣,爭取“以獎代補”資金2791.8萬元。2024年新增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08個,自然村535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7.94%提升到85.29%,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h境內土壤無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

綠美新武定
2022年,武定縣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為“一般變好”,是楚雄州當年唯一一個評價結果為“一般變好”的縣市,年內爭取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6756萬元,同比增加733萬元。2023年度武定縣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為“一般變好”,交出了保護綠水青山、成就金山銀山的“武定答卷”。
全州唯一、連續兩年
武定憑的啥?
近年來,武定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7個標志性戰役,推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

武定新城一角
高位推動,凝聚攻堅合力
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高效推進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將環境質量列入績效考核約束性指標,通過清單管理、掛賬督辦、跟蹤問效等措施,倒逼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設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指揮部,城鄉綠化美化、鈦產業發展、新能源建設項目等工作專班,積極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路徑和模式。

武定縣城濕地公園
聚焦重點,厚植生態優勢
全力“保護好水”。新建污水管網69公里,入戶管37公里,完成8條金沙江二級支流及菜園河河段243個入河排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菜園河“木果甸村”國控斷面水質2022年提升至Ⅳ類、2023年改善至Ⅲ類。19個縣鄉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4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

美麗的菜園河
全面“提升氣質”。按照春冬季聚焦顆粒物、夏秋季聚焦臭氧重點開展攻堅,嚴格落實目標細化、責任壓實、定期調度工作機制,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強制性清潔生產評估,1家鋼鐵企業、2家有色金屬采選企業按要求如期完成改造任務。

全速“源頭減量”。城區污水處理率、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建制鎮生活垃圾處理率、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利用處置率均為100%。2023年成功申報為云南省第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以獎代補”試點縣,累計爭取“以獎代補”資金2791.8萬元。2024年新增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08個,自然村535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7.94%提升到85.29%,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縣境內土壤無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

高橋鎮上海子村雨污分離 污水治理成效明顯
全域“以綠為基”。云南武定產業園區2024年8月成功創建為省級綠色園區,園區工業總產值達30.48億元。全縣森林覆蓋率55.83%,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修復、森林草原防滅火阻隔系統建設等工作有序推進。完成退化林修復23.61萬畝,修復歷史遺留礦山101座。總裝機29.5萬千瓦的大新莊等5個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49.5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項目納入省級建設清單,“百萬裝機”目標即將實現,尖山營光伏電站連續兩年榮獲“5A級光伏電站”稱號。

貓街鎮關天至羅寶山防火應急道路
鐵腕治理,筑牢安全防線
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武定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于2024年5月獲州人民政府審批,在環境準入、執法監管、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強應用,從源頭上控制重污染項目建設。堅持底線思維,全面防范風險,18座尾礦庫“一庫一策”整治,45家排污許可管理企業進行指導幫扶和環境安全管理“體檢”,排查、檢查轄區重點企業83家,發現并查處環境違法問題10個,發現并要求整改環境管理問題14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