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網訊 武定縣根據新時代黨建工作的形勢、任務和要求,堅持把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謀劃、同推進,切實發揮基層黨建在引領發展、助推發展、服務發展、掃黑除惡等系統工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基層黨建“落地生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優化設置基層組織112個,35個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抓實分類定級,對“后進”支部尤其是155個軟弱渙散黨支部分類建立整改時限臺賬,認真整頓提升。下發了《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采取“1731”工作法強勢推進規范化建設。突出“五個基本”要求,掛圖作戰,按面上同推、分年達標的原則,2018年內實現562個黨支部(總支)達標,占35.6%。著力把基層黨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效凈化了基層治理環境。深化覆蓋11個鄉鎮93個村的羅婺黨建長廊建設,建成33個抓黨建促脫貧示范點。
建立激勵表彰機制,開展“‘多彩羅婺·幸福武定’紅旗村”創爭活動。在機關,鞏固機關黨建規范化建設成果,在發揮縣人社局、縣稅務局示范帶動的基礎上,培樹了縣農業農村局、縣總工會等一批機關示范點;建立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提醒機制,領導干部參與組織生活的自覺性、主動性明顯增強;深化“雙聯系一共建雙推進”制度落實,全體機關黨員在服務二期棚改、烏東德水電站移民搬遷及脫貧攻堅中積極作為,有效破解“燈下黑”“兩張皮”問題。在事業單位,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開展“三看六有四亮四上墻”和“羅婺紅燭·育人先鋒”創建活動,建立名師工作室9個,培養黨員骨干教師160人,“育人先鋒”100名,中小學校“五強五好”基層黨組織創建取得成效;以打造縣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為抓手,培樹醫院黨建樣板。在兩新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117個非公企業與貧困村結成對子;調整規范隸屬關系15個,組建黨支部2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和社會組織覆蓋率分別達76%、73%。建立黨建指導員選派管理及黨組織書記考核管理辦法,選派指導員158名,約談通報履職不到位書記8名;保障“15311”工作經費,新評選黨員示范經營戶35戶,采取“13565”工作法助推非公企業健康發展,探索實施“片區黨群服務中心+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在城市,提升社區黨建規范化成果,推動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共駐共建、資源共享,96個縣級部門進駐社區開展活動成常態,干實事好事346件,認領微心愿149個。
“互聯網+黨建” 有效融合發展。制定《武定縣“互聯網+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啟動1572個村民小組農村小廣播和133個村社區視頻會議系統建設項目,推廣使用云嶺先鋒手機APP,網上黨支部實現全覆蓋,任務數108%的黨員在線活動,40個黨支部成為示范點。實施“黨建+電商”扶貧行動,“互聯網+電商”銷售額達17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