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派出所總是帶著幾分“嚴肅緊張”的氣息,鐵柵欄、公示欄、執法辦案區……為打造服務貼心、業務高效、環境宜人、警民和諧的新時代基層警務服務新樣板。武定縣公安局緊緊圍繞“派出所主防”理念,深入開展“五小五化”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基層派出所的警務工作質效與社會治理水平。
現在的派出所,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戶籍室,彝族、苗族、傣族服裝,備有降火清涼糖的好好說話調解室、咨詢業務納涼的警民亭……舒適溫馨的氛圍,不僅讓民輔警以所為家,也讓辦事群眾踏入大門時便卸下拘謹,這些將心比心的細節設計,讓派出所不再是刻板印象里的嚴肅空間,而成為能讓群眾安心傾訴、感受暖意的“警民之家”。
兼具民族元素和暖心設計的戶籍室
“很多小朋友面對鏡頭會害怕,導致照片拍攝多次才能通過”、“戶籍室嚴肅的氛圍讓群眾體驗感不佳”戶籍民警祁警官介紹,“我們希望通過打造這個溫馨的空間,用色彩、道具緩解辦事群眾的緊張情緒,既提高辦理效率,也能給群眾留下美好的體驗。”據統計,全縣派出所戶籍室改造后,兒童身份證照片一次通過率提升至95%,身份證辦理業務群眾滿意度達100%。
近日,武定縣公安局白路派出所戶籍室來了兩位小客人“光顧”,兩位7歲的小朋友到派出所辦理身份證,面對穿著警服的叔叔阿姨,兩個小朋友坐在照相機前變得手足無措,民警幾次耐心指導,但幾張照片下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不符合身份證照的采集要求。民警蹲下身子和小朋友聊起了天,得知兩個小孩都是第一次到派出所,比較緊張、羞澀,隨即民警帶領他們一起參觀戶籍室,給他們介紹怎么采集照片、怎么辦理業務等,并將擺放在照相室裝飾用的小警熊送給他們。
經過民警的一番引導后,兩個小孩的情緒有所緩解,逐漸放松下來后,開始嘰嘰喳喳和民警交流起來,還把自己帶著的零食分享給民警,也圓滿完成了證照采集。
面對孩子坐不住、不夠高、不適應等一系列問題,武定公安積極主動作為,打造有趣、有愛、貼心的戶籍照相室,走進改造后的派出所照相室,柔和的燈光灑在墻面,綠植在窗臺輕輕搖曳,原本單調的白墻,如今被精心設計的辦事指南、溫馨標語、民族特色裝點得溫馨舒適。
戶籍室里除了備有一件深色正裝外套外,各派出所根據每個地方的地域特色,為群眾準備了彝族、苗族、傣族等服飾,為群眾拍攝一張滿意的身份證照的同時,也可以為年紀稍長不便拍照的群眾留下一張獨特的電子照片。
坡傣族鄉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鄉鎮,東坡派出所因地制宜結合地方特色,將民族風情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在戶籍室為群眾備上了傣族、彝族服裝,吸引了群眾到派出所體驗獨特的證件照。
前來辦證的群眾,從天真爛漫的孩童到熱衷嘗試的年輕人,紛紛被這充滿創意的服務吸引。一張張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韻味的證件照,既定格了群眾的燦爛笑容,也承載著獨特的民族記憶。
“沒想到辦個身份證還能體驗民族服飾,太有意義了!”“現在的派出所也太接地氣了!”這樣的贊嘆聲不絕于耳。通過設置暖心內飾、貼心服飾、趣味提示欄等方式帶給群眾更美好的辦事體驗。這些精心布置的小細節,不僅美化了辦事環境,還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溫度,更將公安文化與服務理念融入其中,讓民族文化在日常服務中煥發新活力,無聲地提升著群眾對公安工作的信任與認同。
設有警民亭、同心橋好好說話調解室
派出所里還建有“警民亭、同心橋、好好說話調解室”等設施,從多維度構建起和諧警民關系與基層治理新路徑。民警以“警民亭”為溝通陣地,在此開展反詐宣講、法律咨詢,傾聽群眾訴求等;“好好說話調解室” 里民警備上了降火清涼糖,擺上了讓人愉悅的綠植,輕松的氛圍緩解了矛盾雙方當事人的情緒,讓雙方心平氣和解決糾紛。
貓街派出所組織警營開放日活動,民警熱情邀請當地群眾參觀派出所的變化,看一看派出所現在溫馨、清新的環境,了解一下警營文化的創建,一起到警民亭里坐著拉家常、聽普法,群眾事情辦了、服務體驗了,這樣的新體驗讓群眾心里暖洋洋。
面對因宅基地界限不清爭吵的兩家人,在民警的組織下來到環州派出所的“好好說話調解室”,民警先遞上清涼糖、倒上一杯溫水,引導雙方平復心情。待雙方情緒穩定,民警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條例,逐條解釋界限劃分依據,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部分條例做了普法,再以 “墻基三尺巷,鄰里情誼長”的俗語,喚起兩家昔日互幫互助的回憶。最終,雙方不僅重新劃定界限,還主動約定共同修繕分界處圍墻,化干戈為玉帛。
這些創新舉措,一方面拉近了警民距離,使群眾感受到公安的溫暖與關懷,提升對公安工作的信任度與支持度;另一方面有效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維護轄區和諧穩定。不僅把派出所的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更讓警民關系從“有事找警察”升級為“無事常聯系”,用溫暖與智慧編織出基層平安幸福網。
武定縣公安局從細微處發力,以小切口深入推進 “五小五化”工作。根據各派出所的實際情況改造生活小設施、規范便民小窗口、打造綠美小庭院等,按照“凈化、綠化、文化、美化、規范化”要求,打造“小而美、小而特”的派出所。派出所正悄然“變臉”,從空間布局到服務細節,從辦事流程到警民互動,都在向“便民舒適”轉型。這場“變形記”的背后,是公安機關踐行“五小五化”、深化“放管服”改革、踐行“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