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美己衣”的平安建設版圖上,橘紅色的義警隊伍正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今年初,己衣派出所在縣公安局和鎮黨委政府的統籌指導下,聚焦社會治理精細化需求,組建了一支 10 人的“己衣義警”隊伍。這支隊伍以組織化管理、專業化運作、信息化賦能為抓手,深度融入社區警務體系,激活群防群治 “神經末梢”,構建起多元參與、協同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紅色基因鑄魂 隊伍建設提質
己衣義警隊伍以黨員為核心力量,傳承紅軍長征過己衣的革命精神,將忠誠履職、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隊伍平均年齡 35 歲,年輕化結構帶來強勁行動力,配備的橘紅色義警馬甲背部印制“己衣派出所多功能二維碼”,群眾掃碼即可獲取反詐資訊、交通安全提示、戶籍辦理指南,還可實現“一鍵報警”功能,通過科技賦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義警隊伍骨干力量多元且專業。義警隊員優先選取原派出所的優秀輔警和政府各部門、村委會骨干力量,有輔警經驗的充分發揮警務經驗優勢,村委會骨干熟悉村情民意,業務骨干提供業務技術支撐,組成的義警隊伍共同形成治理合力。
義警隊員劉志兵,原是己衣派出所的一名輔警,在工作崗位上,他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在日常生活中,他勇于探險,愛好攀巖、繩降、攝影,憑借自學的繩降與攀巖技術,是己衣大裂谷遠近聞名的“蜘蛛俠”,既保障己衣大裂谷游客的安全,又定期繩降谷底清理垃圾,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守護己衣大裂谷的責任;
除此之外,義警隊伍中的各行各業的隊員,結合行業優勢在服務群眾、治安聯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己衣旅游協會會長周宗福積極聯動行業資源,衛生院院長周純林發揮專業優勢,定期組織急救技能培訓,提升隊伍與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全年累計培訓群眾 200 余人次,提升轄區隊伍及群眾的應急處置能力。
職能多元融合 治理效能凸顯
義警隊伍在派出所的帶領下,明確“四大職能”定位,實現治理觸角全覆蓋。
社情民意信息員。配合派出所深入村寨收集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線索,今年以來上報有效信息23條,協助化解鄰里糾紛10余起。他們常常利用與村民閑聊、參與村民活動的機會,敏銳捕捉各類信息,小到誰家水管漏水影響鄰里,大到村組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都會及時反饋給派出所。
政策法規宣傳員。利用“集鎮街天”等人員密集時段,通過資料發放、案例講解、二維碼推廣等方式,開展反詐、禁毒、消防安全宣傳,累計覆蓋群眾 2000 余人次。針對老年人、商戶等不同群體,還會進行針對性講解,比如向老年人重點普及保健品詐騙防范知識,向商戶強調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要點。
矛盾糾紛調解員。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和民警一起參與家庭、土地等小型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2%。在調解過程中,他們憑借對當地風俗和村民性格的了解,采取情理結合的方式,耐心疏導雙方情緒,幫助找到平衡點。比如有兩戶村民因宅基地邊界問題產生爭執,義警們多次上門,查閱相關資料,邀請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參與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
鄰里守望踐行者。在民警帶領下,對集鎮商圈、學校周邊、景區入口等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巡邏,每周巡邏時長不少于 10小時。在節假日等重要時段,加密巡邏頻次,今年以來累計排查化解安全隱患 37 處,有效預防了尋釁滋事、盜竊等案件發生,讓群眾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
機制健全保障 共治格局深化
為確保義警隊伍長效運轉,己衣派出所建立 “三項機制”。
培訓機制。每月組織業務技能培訓,內容涵蓋法律法規、應急處置、溝通技巧等,提升隊伍專業素養。培訓形式多樣,既有理論授課,也有模擬演練,讓義警們能快速掌握實用技能。
聯動機制。與村委會、衛生院、學校等單位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形成問題聯治、風險聯控的工作合力。一旦發現問題,能迅速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提高治理效率。
激勵機制。通過季度評先、年度表彰等方式,激發隊員參與熱情,這不僅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也帶動了更多人參與到義警隊伍中來。
如今,“己衣義警”已成為當地平安建設的響亮品牌。這支橘紅色隊伍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以實際成效彰顯了新時代群防群治的強大生命力,為“大美己衣”的和諧穩定筑牢了堅實根基。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己衣的平安畫卷會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