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定縣緊緊圍繞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中走在前列的目標,依托資源稟賦優勢,緊跟數字化時代步伐,深入推進農業產業融合與數字化結合發展,不斷在“農業+數智”發展路徑上探索前進,數智+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藥材、牛羊、武定雞等重點產業正在逐步實現轉型升級,為促進我縣由高原特色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邁進注入強勁動力。
數字化種植,實現從“粗放種”到“精細種”。深化數據應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對農產品供應鏈的核心環節和關鍵信息進行全面追溯,促進農產品追溯管理能力提高,讓增產、增效、提質、控品可視化。2025年,全縣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98.79%,切實保障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守護。通過分析16.37萬畝蔬菜種植數據,優化品種結構,帶動產量提升至21萬噸。如高橋鎮勒外村委會松子園高原特色蔬菜產業示范園已建成集環境監測、水肥一體、病蟲害預警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建有氣象站2個、水肥泵站12個、綜合監控探頭26個,全域配套環境監測、土壤墑情、智能蟲情等6套監測系統及其地下設備,實現精準施肥、病蟲害預警、產品溯源和人員調度等,為全縣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領航。
數字化養殖,實現從“經驗養”到“數據養”。在肉牛產業推廣“數字牛”技術,通過瘤胃膠囊機器人實現養殖過程全程可追溯,助推省級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在家禽養殖領域,數字化也在不斷重塑著傳統養殖模式,引入了智能物聯網系統,實現了智能環境監測與控制、精準喂食、生長監測與疾病預警、合理調整養殖規模和品種結構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還降低了人工成本,成為家禽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近年來,全縣整合銜接資金1.47億元支持29個特色產業項目,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種養殖結構。2024年成功引入上海山海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投資武定縣數智化蛋雞養殖項目,為數智化蛋雞養殖注入嶄新機遇與強勁動力。
數字化運銷,實現從“看得見”到“銷得好”。建成高原特色蔬菜產業示范園,依托冷鏈物流數據平臺,進一步提高冷鏈物流全程的透明度和配送時效,年銷售蔬菜2.5萬噸,實現產值1.6億元。借助網絡直播帶貨、網絡營銷等數字化平臺,銷售農特產品,全縣已有40余家企業在淘寶網、阿里巴巴網、天貓、拼多多等平臺銷售農產品,1—5月,實現農產品線上銷售收入1820萬元,同比增長18.6%。同時,依托客貨郵融合發展協同優勢,以及武定縣春夏秋冬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接商戶和群眾購銷需要,以“交郵驛站”和“村屯驛站”為集散點,以公交帶貨為物流載體,進一步拓寬武定縣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運銷質效,讓時鮮蔬果肉菌等更快到達客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