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武定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三個三”工作法,讓“服務擦亮窗口,真情贏得民心”的品牌更加閃亮。
解決“三個問題”提升服務能力。一是圍繞“愿不愿”,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激發服務的自覺性。二是圍繞“會不會”,通過積極參加全州“政務服務大講壇”的學習,每季度進行審批業務知識競賽比拼,開展綜合窗口崗位大練兵業務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優化服務效能。三是圍繞“好不好”,創新“專窗+專人”效能提升模式,推動服務作風從“被動應付”向“主動靠前”升級,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運行模式,有效破解了企業、群眾“跑多窗”“跑多次”難題,大幅壓減辦理時長和辦事成本,確保辦事群眾方便、快捷辦理業務,努力提高企業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開展“三亮三起來”擦亮服務窗口。一是亮黨員身份,把黨徽標識戴起來。通過開展“黨員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佩戴工作證,黨員同志佩戴黨員徽章,亮明身份,面對面、電話、聊天軟件等方式指導企業、群眾上傳材料、跟蹤辦件流程,協助完成線上申請,提供咨詢、引導、幫辦代辦等“點對點”服務,做到導辦全方位、幫辦全過程、代辦“一對一”,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確保群眾進門好辦事。二是亮示范崗位,把先鋒作用樹起來。不斷修改完善《武定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工作人員考核辦法(試行)》《武定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員規范(試行)》等制度,每季度開展“黨員先鋒崗”“最美服務之星”“紅旗窗口”“群眾滿意窗口”等評先評優的評選活動,強化窗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進取意識,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能動性。三是亮服務承諾,把為民舉措抓起來。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按照“一張表單、一次申請、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并聯辦理、統一出件”的審批模式,大力推行“一網通辦”,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努力讓窗口多“使勁”。
健全“三個機制”保障服務常態長效。一是健全聯合辦事工作責任機制。以“檢察監督+政務服務”合作機制為主框架,武定縣人民檢察院駐武定縣政務服務中心檢察工作站,在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設立“檢察工作服務聯系點”,定期收集線索,對涉及行政爭議的涉企糾紛,聯合政務調解力量,提供法律咨詢、釋法說理、促成和解等“一站式”服務,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和前端。二是完善政務服務運行機制。以服務清單、辦事指南、服務場所“標準化”,場所布局、服務行為、評價體系“規范化”,互聯網+、一件事一次辦、高效辦馬上辦“便利化”(簡稱“三化”)建設為突破口,走出一條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從“各自為政”到“協同高效”的政務服務“破繭”之路。三是健全規范監督管理約束機制。線上通過政務服務平臺監控事項辦理情況,對超時、違規行為預警督辦;線下依托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投訴窗口、視頻監控、紀律巡查等,加強對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服務行為、工作紀律的監督,實現全渠道監督無死角。完善評價機制,暢通服務反饋渠道,賦予群眾監督評價的權力,將話語權和評判權交給企業群眾,滿不滿意企業群眾說了算,實現線上線下評價渠道全覆蓋,并定期分析反饋數據,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閉環,持續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通過黨建引領“三個三”工作法的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品牌更加閃亮,服務成效更加明顯。2025年1—7月,全縣共受理事項合計296499件,辦結率100%,日均辦結2149件;共組織交易項目61個,實現交易額89852.24萬元,增加收益金3.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