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構建全要素供給、全鏈條服務、全區域覆蓋的返鄉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武定縣聚焦返鄉人才創業就業需求,從服務、政策、載體等多維度發力,以務實舉措激發人才回歸創業活力。今年以來,已累計服務返鄉創業人才217人,帶動就業665人。
一、強化組織服務保障,當好“貼心管家”。建立“縣級統籌、鄉鎮聯動、部門協同”的支持返鄉人才創新創業工作協調機制,成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發改、人社、農業農村、退役軍人事務等承擔創新創業職能的縣級部門和11個鄉鎮參加的返鄉人才創新創業工作專班。以“1名專員+1個服務團隊+N項定制服務”模式,為返鄉人才提供政策咨詢、手續代辦、資源對接等“一站式”服務。針對創業中遇到的場地、資金、技術等難題,實行“問題清單+辦結時限”管理,今年已累計協調解決各類訴求6件,辦結率100%。
二、摸排登記返鄉人才,精準“建檔畫像”。深入推進武定籍在外人才暖心回流工程,采用“大數據+個人自主填報”相結合的方式,以縣、鄉(鎮)為主體,依托組織、教體、人社、退役軍人事務、投資促進、工商聯、團委、政府駐外機構等部門和基層微網格力量,全面摸排從縣外帶知識、技術、資金或資源返鄉創業就業人員信息,建立縣鄉村三級返鄉人才庫,詳細記錄人才專業技能、創業意向、資源需求等信息,并實行動態跟蹤管理。目前,庫內已累計登記返鄉人才100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35%,擁有技術專利或創業經驗者占比25%,為精準服務奠定基礎。
三、全面梳理支持政策,織密“保障網絡”。聚焦人才引進、創業主體培育、創業項目謀劃、創業平臺搭建、創業要素保障、創業環境優化等,整合人社、財政、稅務等多部門政策,梳理集成各級各部門出臺執行的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形成《武定縣返鄉人才創新創業政策指南》,涵蓋創業補貼、場地減免、貸款貼息、技能培訓等12類36項政策,并動態更新,廣泛宣傳推廣。統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和獎補、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等資金政策,支持代工企業發展,設立“云嶺創業貸”,企業法人最高可申請 500萬元的信用貸款、3000萬元的抵押擔保貸款;個人創業者最高可申請 50萬元的信用貸款、1000萬元的抵押擔保貸款,并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優惠利率,切實降低創業成本。
四、及時兌現扶持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認真執行創業政策“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等要求,進一步優化簡化申領流程,按標準及時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強化財政、金融、稅務等部門協同支持,認真落實返鄉人才創辦企業稅費扣減等優惠政策,幫助創業者解決融資難題。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創業貸款扶持創業215戶,金額達4668萬元。政策兌現平均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讓人才“早受益、快發展”。
五、打造特色創業載體,搭建“成長平臺”鼓勵和支持返鄉人才創新創業。加大力度盤活閑置資產,為人才創辦“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目前,已成功盤活8處閑置資產,建成了40個“家門口的務工車間”,吸納農村勞動力1600余人,其中脫貧勞動力432人。同時,高標準建設完成武定縣人才公寓,公寓配備完善的生活設施,為人才提供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目前,人才公寓已入住組團式幫扶、滬滇幫扶、銀齡醫師等領域專業人才17名,讓他們在武定找到了 “家” 的感覺,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幫扶和科研工作中。
六、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激發“干事熱情”。通過本地媒體、短視頻等平臺廣泛宣傳武定縣返鄉創業的臻驥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得文、云南首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健平、武定縣春夏秋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峻等人的先進典型和成功案例,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定期舉辦返鄉人才創業沙龍、項目對接會、技能大賽等活動,今年已開展各類活動45場,吸引1000余名返鄉人才參與,營造“創業有支持、成功受尊重”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返鄉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