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了卻心病,以后還是好鄰居!”10月20日,武定縣獅山鎮一調解室里,胡某與徐某握手言和。這起僵持12年的財產鄰里糾紛,經獅山派出所聯合多部門6小時調解圓滿化解,盡顯獅山鎮聯調聯處機制的實效。
12年積怨難消
鄰里求助尋化解
2014年,胡某丈夫徐某某(2023年去世)燒地埂時,不慎將同村徐某的桉樹燒毀,雙方就賠償問題發生爭執。徐某稱曾與徐某某口頭約定,以胡某家一處老房子抵賠損失,多年來徐某在該房屋院內堆放雜物;胡某則表示其丈夫當年已賠償了100元并補種樹苗,她對“房屋抵賠”的事毫不知情,她計劃將該老房屋處置時,徐某突然索要6000元賠償,她無法接受。
12年間,村委會和相關部門多次調解無果,矛盾愈演愈烈。無奈之下,胡某向獅山鎮綜治中心申請專業調處。
聯調“組合拳”發力
6小時攻堅破局
接到訴求后,獅山派出所迅速聯動鎮平安法制辦、司法所,組建“公安+綜治+司法”調解團。工作人員先分別與雙方溝通,梳理案情后鎖定焦點:財產賠償責任、房屋權屬界定及鄰里積怨。
調解中,民警結合《民法典》解讀法律邊界,司法所工作人員解答“口頭約定效力”等疑問,綜治人員以“鄰里情”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歷經6小時的溝通疏導,雙方達成共識:胡某給予經濟補償,徐某清空老房雜物并歸還房屋,并當場簽訂協議握手言和。
聯調機制成“解紛利器”
筑牢基層平安防線
這起積案的化解,是獅山鎮聯調聯處機制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獅山派出所打破部門壁壘,主動承擔責任,在綜治中心的推動下構建“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公安負責排查、維穩與普法,綜治統籌資源,司法提供法律支持,讓糾紛在家門口高效解決。
截至目前,該機制已化解百余起糾紛,含多起“硬骨頭”案件。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機制不僅提升解紛效率,更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下一步,獅山派出所將持續深耕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繼續深化聯調聯處機制,以更優服務守護轄區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