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矛盾化解是關鍵。基層派出所作為平安建設的“第一道防線”,能否把小糾紛、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直接關系到轄區群眾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武定縣公安局插甸派出所始終踐行“派出所主防”理念,從一起起矛盾糾紛調解中,交出了一份“防風險、護穩定、暖民心”的答卷。
對賬解心結,錦旗表認可
不久前,轄區商戶李先生因進貨款賬目核對不一致,與其員工發生糾紛。雙方多次協商無果,矛盾逐漸升級,無奈之下,李先生向插甸派出所求助。
接到報警后,民警并未將其當作“小糾紛”簡單處理,而是以“防激化、防升級”為目標,迅速開展調查。他們一方面通過現場視頻監控與雙方微信交易記錄,固定關鍵證據;另一方面指導李先生梳理店內出入庫清單,逐筆核對貨物與款項流向。在完整的證據鏈支撐下,民警組織雙方當面對賬,最終厘清了“消失的貨款”——因員工疏忽導致賬目遺漏。問題明確后,員工及時賠償了李先生的損失,兩人握手言和。事后,李先生專門送來印有“剛柔并濟 執法有力 以人為本 不忘初心”的錦旗,用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對民警的認可。
情理融矛盾,兄妹重歸好
同樣是轄區一群眾的“家事”,民警卻看到小矛盾背后藏著的激化風險。李某某與親妹妹因贍養老人問題產生分歧,爭執中爆發肢體沖突,李某某甚至揚言要報復妹妹。妹妹因恐懼,第一時間向插甸派出所報警。“家庭矛盾若不及時化解,很可能演變成更大沖突。”值班民警深知“主防”要義,出警后并未急于下結論,而是先走訪鄰居、摸清矛盾根源,再分別與兄妹倆溝通,耐心傾聽雙方訴求。
調解過程中,民警從“法、理、情”三方面發力:闡明激化矛盾的法律后果,引導雙方理性溝通;動員親戚參與調解,用親情拉近距離;聯合村委會干部,借助“人熟、地熟”的優勢,輪番疏導情緒。最終,在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與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下,兄妹倆解開多年心結,不僅就贍養老人問題達成一致,更重拾了手足之情。事后,李某某多次致電民警,為其細心、用心、耐心的工作態度點贊。
小事見初心,主防護平安
這些糾紛看似普通,卻是插甸派出所踐行“派出所主防”理念的生動縮影。他們不滿足于“事后處置”,更注重“事前預防、事中化解”,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實踐。
下一步,插甸派出所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從細微處入手,把每一件“小矛盾”“小糾紛”當作“大事”來辦,以更扎實的“主防”工作,守護轄區平安,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與滿意度,為全鎮平安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