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機啟動前要空拉3至5次,閉合電源開關,輕拉啟動手柄直到有阻力,然后用力快速拉動?!苯眨诟邩蜴偤W哟逦瘯奶锏乩?,來自14個村的200多名群眾全神貫注地看著鎮農技干部的操作演示。隨后,該鎮農技干部還專門對農機保養、維修、補貼等相關知識進行了現場培訓,并組織10名農機手現場操作演示,教大家如何使用農機具,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一道豐富的“科技營養大餐”。

在春耕生產的大忙季節,全鎮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采取干部下沉、工作下沉、服務下沉的方式,紛紛開辦“田間課堂”,把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辦到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心貼心指導服務群眾進行農業生產,深受廣大群眾好評。“在自己家的田里就能聽課,既不耽誤干農活,又能實地操作,很容易就能學會,這樣的培訓接地氣?!贝迕駰钣衲苄χf。
“同樣是種地,有技術人員的指導,采用科學技術種植,莊稼產量就是高?!焙W哟逦瘯虾W哟宕迕襦囉氯ツ暝谵r技人員的指導下,采用地膜覆蓋種植了4畝玉米,每畝產量比往年提高了12%。更讓他高興的是,不管是前期的播種、中期的田間管理,還是后期的收割,農技干部都會把科學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讓他省了不少事。
高橋農推中心農藝師張加學說:“‘田間課堂’取代了過去的灌輸式教育,直接由農民‘點單’,農技人員‘配菜’,既可現場解疑釋惑,又可實地操作實踐,群眾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通過‘田間課堂’這種方式,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目前,‘田間課堂’已成為全鎮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一項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全鎮100多名黨員干部深入生產一線,先后舉辦“田間課堂”121場次,提供技術服務200次,為群眾解決技術難題351個,落實烤煙種植面積11000畝、大春糧食播種面積36000畝,蔬菜種植7000畝、青豌豆種植4000畝,蓮藕種植80畝,新發展云南紅梨、冬桃、早桃、花椒、草莓花卉等特色產業3000多畝,受益農民2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