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全鄉184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825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實現“人出戶、村出列”的目標,東坡鄉黨委政府把農村黨建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精準扶貧的強大動力,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脫貧攻堅戰的勝利提供強大保障。
強化黨員隊伍建設。針對農村黨員整體文化素質偏低的現實,村黨總支從抓實“三會一課”入手,制定“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制定完善黨務村務公開、“村規民約”等制度,在項目建設、惠民物資分配等村內重大事項都需經集體研究決定,并及時向黨員群眾公示接受監督;建立完善考核評議制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民主評議黨員活動,總支委員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建立總支委員結對流動黨員制度。
充實脫貧攻堅力量。一是落實黨員包保。建立完善干部包保、人人有責、不脫貧不脫鉤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各級責任,簽訂承諾書、立下軍令狀,統籌聯動、合力推進。黨員干部定期到幫扶對象家中,與貧困戶交心談心,認真了解貧困戶生活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提出幫扶計劃、細化幫扶措施。二是發揮選派作用。集中摸排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優秀干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提升貧困村的脫貧攻堅能力。加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專業技能培訓,理清發展思路,積極打造本土特色產業,帶領群眾“拔窮根”,實現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鄉鎮黨委書記與第一書記簽訂脫貧目標責任狀,層層傳導壓力,使其“肩上有任務,心中有責任”。
增強服務群眾能力。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全力脫貧攻堅。通過引進企業到村發展、成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壯大集體經濟。目前,全鄉有17個種養專業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6個專業協會。引進渝東、德天壹品、奔象等一批農業開發公司入駐東坡,大力發展橙子、柑橘規模化種植。全鄉累計流轉土地6000余畝,50畝以上規模化種植24片,土地流轉資金338萬元,東坡特色熱區農業以大帶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二是優化周邊環境,打造和諧宜居東坡。召開環境綜合整治群眾動員會10余次,清運垃圾7噸以上;實行道路衛生責任制,黨員帶頭、群眾積極參與的維護環境衛生良好局面已形成。
黨員發揮帶頭作用。全面推行“黨支部引路+黨員模范帶頭+農戶參照發展”模式,積極引導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農村發展致富能手與黨員結成幫扶對子,主動傳授致富技術、提供信息服務。整合農業、扶貧、畜牧、林業等部門項目資源,為黨員干部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帶頭發展特色產業,爭做創業致富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