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武定縣插甸鎮安德村茭白種植基地,一簇簇長勢喜人的茭葉在微風中搖曳起舞,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田里只聞歡聲笑語不見人影,田間勞作的人群不時“驚起一灘鷗鷺”。

安德村委會安德村村民開桂蘭一大早就跟伙伴們來到基地采茭白、清洗茭白。“我們這里有干計件的也有干點工的,干計件勤快的一天可以掙到200至300元錢,我干的是點工100元一天。基地還提供我們早晚兩頓飯,每年從6月份開始我和伙伴們就相約在這里做活,我老公也在這里割茭白每月工資能領到6000元至7000元,在家門口上班雖然辛苦點,但比外出打工要強,既節省了房租、交通費、伙食費這些支出,晚上下班還能回去照顧家庭。”

茭白又名茭筍、茭瓜,稈嫩莖肥,類似竹筍,嫩滑爽口,被譽為“水中人參”,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其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我家種茭白已經有八九年了,今年是我到安德村流轉土地種茭白的第四個年頭,安德村一共種了300多畝,茭白畝產量在2.5噸左右。這是第一批采收的茭白,有800多公斤,清洗完畢就發往江蘇和上海。茭白價格高的時候可以賣到6元一公斤,價格低的時候3元一公斤,八、九月份才是茭白的豐產期,高峰期平均每天用工60多人,一個月能付出務工費10余萬元。”武定縣茂田現代科技農業有限公司楊平介紹。

茭白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育苗、栽種、管理、采收各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這為安德村的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讓很多村民在家門口就得以靈活就業,既實現了創收,又照顧了家庭。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安德村當前茭白產值超過450萬元。自從村上發展茭白種植以來,有效地擴大了濕地面積,涵養眾多的小魚小蝦,良好的生態和豐富的食物鏈也吸引了以前本地沒見過的鷺鷥等大型水鳥來安家。“我們這里冬天霜太大,莊稼很難生長,2022年初,安德村黨總支在外出考察和招商引資時,結合本村實際,村‘兩委’最終在眾多產業中選擇了引進耐寒的茭白來種植。在引進的外來企業的帶動示范下,下樂村民小組的張應銘、張小龍、楊建友等農戶也試種成功了80余畝茭白,實現了群眾靠雙手致富。”安德村黨總支書記李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