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普村委會距插甸鎮3.5公里,下轄9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445戶1640人。古普村委會人大代表聯絡室共有縣、鎮人大代表5名(其中縣人大代表1名,鎮人大代表4名)。近年來,插甸鎮古普村委會人大代表聯絡室充分發揮匯聚民智、凝聚民心、推動發展的作用,積極探索基層人大代表履職與鄉村振興工作融合新模式,從“代表活動陣地作用發揮、基層治理、人居環境整治、村集體經濟壯大”四方面凝聚代表力量,為古普村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力量。

陣地建設標準化,代表履職常態化。古普村人大代表聯絡室嚴格貫徹落實州、縣代表活動陣地建設有關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代表活動陣地作用,凝聚民智民意,將5名縣、鎮人大代表全部編入聯絡室,每位代表直接聯系15名選民,通過推行代表碼公示,讓群眾隨時能找到代表、反映訴求。這一舉措不僅暢通了民意渠道,更廣泛收集到群眾對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使代表履職平臺真正成為凝聚民智民力、推動古普村發展的 “智囊團”。

基層治理破難題,共治共享筑和諧。5名縣、鎮人大代表主動融入網格 “亮身份”,充分調動黨員、鄉賢、致富帶頭人等力量傳遞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激發群眾由治理“對象”轉向治理“主體”,組織群眾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組網格化管理機制,設置總網格1個、村組網格10個、微網格52個,實現445戶、1640人全覆蓋。解決好土地、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消除各類矛盾糾紛的誘發風險,構建“共治共享、團結和睦、安居樂業”的和美宜居新古普村。

示范引領做表率,村容舊貌換新顏。人大代表聯絡室積極聯系群眾,以人居環境提升為突破口,推動鄉村面貌大轉變。代表們逐戶走訪,耐心講解政策,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動不斷完善水網、路網、文體休閑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由代表帶頭發動全村村民投工投勞清理村間五堆十亂,拆除斷垣殘壁,取消旱廁,充分整合房前屋后的邊角地、空閑地,合理規劃布局綠化空間,因地制宜將村莊原有的古樹、林果樹保留,將自然景觀、農耕文化、民族特色融入村莊造景中,打造景美果香生態鄉村。代表參與謀劃制定“門前三包”制度、保潔員工作制度以及人居環境“紅黑榜”制度,動員農戶包門前衛生、綠化、秩序,保潔員負責村莊公共場所衛生,共同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匯聚才智引活水,產業興旺促增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人大代表聯絡室通過了解民意、綜合民意、出謀劃策協助村黨總支引進了一批高效助農企業;引進普洱玉林林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林下土地54畝,發展林下中藥材白芨種植,解決當地群眾就業10余人,群眾土地租金年收入3.5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萬元。引進云南敦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40余畝,建設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解決當地群眾就業50余人,群眾土地租金年收入20.5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7.5萬元。引進云南蕓嶺鮮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9畝,建設蔬菜種植大棚64.21畝,發展高端有機蔬菜種植,解決當地群眾就業100余人,群眾土地租金年收入7萬余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3.8萬元。示范帶頭鼓勵群眾發展生豬、黑山羊等傳統養殖業以及玉米、水稻等傳統種植業的同時,積極推廣種植青豌豆、油菜等經濟作物,為群眾增收創造新渠道,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加速,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物質基礎有力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