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發窩鄉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在提升人居環境、強化環保意識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鄉村振興繪就了濃墨重彩的綠色篇章。

組織多元植樹活動,厚植綠色發展根基。發窩鄉以不同主題為引領,廣泛組織植樹活動,凝聚各方力量參與綠色建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鄉級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鄉綜合應急救援隊隊員、發窩村委會和部分黨員群眾共70余人積極參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緬懷革命先烈踐初心義務植樹”活動,種植云南櫻花100余棵,以實際行動為發窩添新綠、寄哀思。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自期村開展“五爭五好”“爭種一棵好樹”活動,種植塔柏、三角梅共200余棵。今年來,全鄉12個村委會動員群眾1000余人,種植櫻花、香樟等樹苗共10000余棵。

完善植樹配套舉措,推動綠色成果長效。植樹活動落幕之后,發窩鄉迅速行動、真抓實干,全力推進后續配套工作。為讓每一棵新栽樹木都能扎根沃土、枝繁葉茂,發窩鄉政府聯合自期村村委會積極倡導干部群眾主動認領所種樹木,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通過定期澆水、除草、修枝,將管護責任落到實處。其中,自期村村委會更創新性發起“樹木掛牌”行動,每戶認領一棵樹,掛上“囊螢之樹”“向陽之樹”“福順之樹”等寓意美好的樹牌200塊,不僅寄托著村民對幸福生活的熱切向往,為沿線道路增添了濃厚文化韻味,更讓村民與樹木建立起情感聯結,進一步強化了大家的責任意識與管護熱情。

強化宣傳引導,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利用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信群等平臺,廣泛宣傳綠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深入普及環保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使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營造出“人人關心環保、人人參與植樹”的濃厚社會氛圍,許多在外務工人員特意趕回參與植樹活動,村民主動自駕私車拉運樹苗,為持續開展植樹活動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統籌生態與發展,提升鄉村綜合效益。發窩鄉聚焦綠美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調整優化林種樹種結構,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力度,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發展生態林果、無公害蔬菜等特色產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精心管護500畝發窩冬桃,群眾年收入穩定在100萬元以上。1333.32公頃核桃獲有機核桃品牌認證,核桃加工廠建設項目助推核桃產業提質增效。依托林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進一步鞏固了綠化成果,推動鄉村綠色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發窩鄉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化植樹活動及相關生態建設舉措,不斷探索創新,強化經驗總結與推廣,在提升人居環境、推動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綠色成為發窩鄉高質量發展的最鮮明底色。
一審:趙 潔
二審:楊 杰
三審:董如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