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法它村的田間,連片的千日紅正綻放著紫紅色的花球,在微風中有節奏地輕輕搖擺,那飽滿圓潤的花序,不僅映襯出鄉村的靜謐與生機,也承載著一位普通農戶敢于嘗試、帶動鄉鄰的致富夢想。

這片30余畝的千日紅,由莊房村委會法它村村民馬從光自主引種。據了解,這一特色花卉每畝產值可達4000-5000元,整體年收益在12-15萬元。該花卉的種植在實現個人增收的同時,也有效帶動了本村勞動力的靈活就業。


千日紅,又稱百日紅、火球花,是一種美麗且獨特的熱帶和亞熱帶花卉,兼具觀賞和藥用價值。該花花色艷麗、花期綿長,干燥后仍然不會凋落,經久不變,因此得名千日紅,深受花卉市場歡迎。其全草或花序可入藥,具有止咳平喘、清肝明目等藥用功效,富含的抗氧化成分也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綜合開發潛力巨大。


馬從光介紹:“第一年種植的時候也沒想到效果這么好,管理相對簡便,適應性強,價格可觀,現在已經種植第三年。每年的栽種和采摘環節用工需求旺盛,用工高峰時可吸納30余名村組群眾參與。”

“我們的工錢是按采摘重量來算,一公斤2.5元,每天能掙到170-190元,這次是第三批次采摘了。栽種和采摘都是輕巧活計而且就在家門口,既能照顧家庭,又有收入,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忙著采摘的務工人員普吉秀說道。

“我種植的千日紅是采摘花序用于中藥材方面,主要銷往昆明,曬干后每公斤價格20元。現在不僅我自己增收了,還能帶動村里人一起干活掙錢,感覺特別有意義”馬從光高興地說。

東坡傣族鄉人民政府鄉長李蔣培說道:“這一由農民自發探索的種植項目,不僅為法它村農業多樣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全鄉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來自民間的有益參考。下一步,我鄉將持續關注此類民間創新種植項目,做好引導與服務,推動形成“群眾探索、政府助力、產業延伸”的良性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