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貓街鎮聚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與校園安全建設,組織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員走進貓街中學,由法治副校長牽頭開展以“預防校園霸凌 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法治宣傳活動,為全校學生帶來一堂兼具實用性與教育性的“遠離校園欺凌”專題法治課。
活動中,法治副校長充分結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校園生活實際,將嚴謹的法律知識轉化為生動易懂的語言,通過“案例拆解+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的形式,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認識校園霸凌、學會自我保護。

首先,以“什么是校園霸凌”為核心切入點,法治副校長結合多起真實校園案例,詳細拆解肢體沖突、語言侮辱、孤立排擠等常見霸凌形式,并通過直觀的危害分析——如霸凌行為對受害者身心造成的長期影響、霸凌者需承擔的法律責任,讓學生清晰認知霸凌行為的嚴重性,打破“小打小鬧無關緊要”的錯誤認知;隨后,圍繞“遇到校園霸凌該怎么辦”,通過模擬“同學被欺負時的正確反應”“被霸凌后如何求助”等場景,明確教會學生“不圍觀、不參與、敢發聲、善求助”的四步應對法,重點強調“及時告知老師、家長或撥打報警電話”的正確途徑,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自我保護意識。
“看到同學被欺負,悄悄走開算不對嗎?”“要是告訴老師,之后被霸凌者報復怎么辦?”在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積極性高漲,紛紛舉手提出心中的困惑與真實顧慮。法治副校長耐心傾聽每一個問題,結合校園生活實例逐一解答:“悄悄走開看似能避免麻煩,實則是對霸凌行為的間接縱容,及時告訴老師才能真正幫助同學”“法律會為大家撐腰,只要留存好證據、勇敢求助,霸凌者一定會受到處理,千萬不要因害怕報復而沉默”。這番貼近學生心理的解答,既消除了大家的擔憂,又反復強化“法律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堅強后盾”這一核心認知,現場氛圍既活躍又充滿安全感。

此次“開學第一課”,不僅讓貓街中學的學生們系統掌握了識別、防范校園霸凌的實用技能,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種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法治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下一步,貓街鎮將持續發揮“法治副校長”的專業優勢,進一步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學校等多方資源,拓展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通過開展法治情景劇展演、模擬法庭、法治知識競賽等多樣化活動,推動校園法治宣傳教育從“單次活動”向“常態化開展”、從“普遍覆蓋”向“精準施策”轉變,切實筑牢未成年人法治安全防線,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注入堅實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