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貓街鎮堅持黨建引領、全民參與,以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的務實舉措,組織開展了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用“繡花”功夫改善鄉村面貌,讓群眾在整潔宜居的環境中共享發展成果。

貓街鎮黨委、鎮政府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把手”工程,切實扛起主體責任,構建“鎮統籌、村落實、組包干”三級聯動治理體系。由分管農業農村的副鎮長羅建梅擔任“一線總指揮”,親自部署、靠前指揮;整合集鎮環衛隊12人、15個村委會保潔員160人、護林員165人及村組干部395人,組建732人的攻堅隊伍,將整治責任細化到崗、量化到人,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齊抓共管格局。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等突出問題,貓街鎮以“全域清理、不留死角”為目標,開展集中攻堅。在生活垃圾治理上,緊盯村組道路、河道溝渠、村莊公共區域及院落周邊等重點部位,組織人力機械開展“地毯式”清理,清除積存垃圾、畜禽糞便及衛生死角,同步優化垃圾收運流程,加大收運頻次,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外溢散落。針對主干道兩側、房前屋后的建筑垃圾、柴草秸稈亂堆亂放頑疾,投入4臺大型機械、14臺拖拉機,清理陳年垃圾堆、柴草垛55處,清運廢棄物30余噸,拆除殘垣斷壁6處,引導群眾規范處置建材、歸置物品,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基礎上,貓街鎮同步推進水體治理與村容風貌提升,全面排查整治農戶生活污水亂排現象,清理溝渠河道漂浮垃圾及淤泥,疏通水系、消除黑臭水體;加強農村衛生廁所使用維護,鞏固戶廁改造成果,從源頭減少污染、守護水系健康。針對道路沿線“視覺污染”,全面清理不規范圍擋、“野廣告”1200余條、清除遮擋行車視線的雜草80余公里;結合貓街鎮鄉土特色,在貓街至新村湖5.8公里道路沿線及15個村委會主干道兩側,開展綠化美化行動,種植樹木6550棵、植草種花4400平方米,利用閑置空間打造微景觀、小花園、小菜園,讓鄉村既有“干凈整潔”的顏值,更有“記得住鄉愁”的鄉土韻味。

為讓整治成效真正落地生根、避免反彈,貓街鎮著力健全長效治理機制。出臺《人居環境整治鎮對村考核方案》,將整治工作納入村組干部績效考核,實行“紅黑榜”公示,倒逼責任落實;推廣七排村“愛心積分超市”經驗,通過“參與整治賺積分、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累計帶動1000余人次主動參與;設立“環境整治隨手拍”監督平臺,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形成“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監督者”的共治共享格局。

此次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貓街鎮以實際行動踐行“千萬工程”要求,切實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為鄉村發展注入生態活力與民生底氣。下一步,貓街鎮將持續以“千萬工程”為指引,久久為功鞏固整治成果,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治理體系,推動農村環境從“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筑牢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