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把“楓橋經驗”“西和做法”工作安排好,布置好,落實好。2018年11月22日早上,獅山鎮西和村召開推廣“楓橋經驗”“西和做法”工作安排部署會。參會的有獅山鎮副鎮長聶開,獅山鎮派出所主任王興偉,西和村委會全體人員。

會上,聶副鎮長要求參會人員各自發表對推動此項工作的建議,同時壓實責任,17個村民小組由村委會所有人員分工負責,責任范圍涵蓋方方面面。參會人員從各自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在說到黨建引領“楓橋經驗”“西和做法”方面的工作時,參會人員都沒有說到關鍵點上。聶副鎮長語重心長地說:武定縣黨委政府,公檢法司等部門把推廣“楓橋經驗”“西和做法”這項重要的工作放在西和村,就是對西和村工作的極大認可和支持,我們要懂得珍惜,更要加倍努力。現在是推廣“楓橋經驗”“西和做法”工作部署落實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黨組織做事有人跟 ,黨員講話有人聽”。

西和村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城鄉接合部,社會矛盾交織比較集中的地方,特別是在重點工程建設、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移民搬遷、脫貧攻堅等方面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近年來,西和村通過黨建引領,讓黨組織在人民調解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一個村民小組黨支部就是一個人民調解委員會,鄰里糾紛找黨組織,這是永吉村村民小組多年來的做法,村民小組黨支部就是一座連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十幾年來,永吉村沒有發生一件刑事案件。2009年以來,連續三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村榮譽稱號。歷屆西和村黨總支都重視法律法規宣傳和法治教育,幫助村民學習法律,引導村民自覺運用法律來解決問題,建立健全村委會、村民小組、協會等調解機制。黨員就是人民調解員,村里面的鄰里糾紛,老人的贍養問題等,首先就是黨員出面解決。沒有一件矛盾糾紛、信訪事項出村,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很好地詮釋了“楓橋經驗”。今年1-9月,西和村共發生矛盾糾紛65件,調解65件,調解成功64件,調解成功率98.5%,涉及當事人150余人,這就是“黨組織做事有人跟,黨員講話有人聽”的“西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