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壩村地處插甸鎮北面,距鎮政府駐地15公里,轄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農民收入以種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是典型的集民族、貧困為一體的高寒山區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7戶829人,屬于深度貧困村。2013年12月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老木壩村“兩委”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省委組織部的定點幫扶下,聚焦扶貧主業,實施產業扶貧行動,助力全村如期脫貧摘帽。
針對產業形不成規模、土地流轉困難、集體經濟薄弱、種養殖結構單一等難題,省委組織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結合實際,探索產業發展新渠道、新模式,確定了以種好“兩棵樹”(核桃樹、蘋果樹)、栽好“一棵菜”(生態反季節蔬菜)和養好“一只羊”(黑山羊)為帶動,走“林上與林下結合、種植與養殖結合、短期與長遠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2013年底在多福寬自然村連片種植700畝核桃,老木壩上村、下村種植200畝高山反季節蔬菜。2014年通過發展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組織12戶村民(含貧困戶7戶)成立了930只規模的黑山羊養殖和50畝標準化蘋果種植的種養殖合作社。2017年,老木壩村根據確定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2017年4月,邀請省農科院4名專家到老木壩調研林下經濟產業,形成了扶持中草藥種植的合作方案,達成試種合作協議,在老木壩探索試種2畝白靈芝,現已試種成功,今年將在全村推廣種植。2018年5月,積極向省林業廳爭取,確定利用3年時間,在多福寬自然村建立占地650畝的核桃高產示范基地,今年6月,武定縣核桃中幼林培育現場培訓會議在多福寬自然村召開,組建20人的核桃樹專業管護隊伍,利用半個月時間,完成了第一階段施肥工作;基地的建成將示范帶動全村2000畝核桃整體提質增效,有效促進群眾脫貧增收。

核桃中幼林培育現場培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