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走進武定縣發窩鄉代家村,大片冬桃林映入眼簾,道路兩旁一個個冬桃壓彎了樹枝,不難看出,冬桃已豐收在望。

2014年,經過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聯系,省中煙公司投入幫扶資金300萬元,用于發展發窩鄉代家村冬桃種植。2015年12月,400畝2萬余株連片冬桃成功種植,進村硬化路從冬桃園穿過,為群眾管理和銷售冬桃帶來極大便利。2019年,代家村冬桃進入豐產期,每株產桃30余公斤,畝產近1噸,畝產值達3000元,由于發窩冬桃綠色生態、色鮮味甜、保質期長,加上政府大力宣傳,昆明、曲靖、文山、貴州等地的批發商“入園收購”,桃農實現“家門口批發”。
冬桃的豐產、熱銷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2019年,我家的4畝冬桃實現銷售收入9000多元;今年,在州縣鄉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我加強了冬桃管理,我家的冬桃個頭更大、顏色更鮮、味道更甜,相信價格也一定更高。”發窩鄉代家村村民代自文向記者介紹。

2020年,發窩鄉積極探索“合作社+桃農+電商平臺+批發商”的銷售模式,推動注冊“發窩冬桃”商標,實行“抱團取暖”,由合作社與批發商商定價格,利用電商平臺擴大冬桃銷售范圍,進一步提高銷售價格,幫助群眾增收。

據了解,代家村位于武定縣發窩鄉發窩村委會西北部,距鄉政府駐地2公里,全村共有26戶11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55人。近年來,通過扶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飲水管網建設、道路硬化等項目的實施,村莊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活動室、籃球場、通到家門口的硬化路、路旁的太陽能路燈,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獲得感。正在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為該村修建寬3米、總長4.34千米的5條田間機耕路和總長1630米的灌排溝渠,為村民開展機械化農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依靠大力發展冬桃、魔芋、核桃、青豌豆種植和武定壯雞、能繁母豬、肉牛養殖,該村村民收入穩步提升,全村26戶村民已全部穩定脫貧,往日的貧困村如今已成為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村民富裕、遠近聞名的“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