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正是板栗成熟季。走進高橋鎮花橋村,漫山遍野的板栗樹上,一個個“小刺球”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油光閃亮的褐紅色板栗在茂密的綠葉間,露出一張張“笑臉”。

一陣風吹過,板栗園里下起了板栗雨。滿地褐紅色圓滾滾的板栗安靜地躺在地上,等待著栗農把它們帶回家。栗農們每天都會打上200—300斤,打板栗、撿板栗、給板栗去殼,忙得不亦樂乎。
板栗園里,栗農們手提竹籃將地上自然成熟脫落的板栗撿起。“我們沒有打板栗的習慣,都是撿成熟掉下來的板栗,一個人一天能撿70公斤左右,今年價格好,能賣15元一公斤哩,撿板栗這段時間要比外出打工掙的多了!”花橋村委會干部王艷艷喜滋滋地說道。

“我們通過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板栗產業,利用“線上宣傳+線下推廣”的模式,幫助板栗種植戶拓寬銷售渠道,板栗遠銷全國各地,賣出更好的價格,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目前,花橋村委會全村種植板栗4000多畝,板栗采收周期為2個月,一年采收一次,花橋村的板栗以品質優良為大眾熟知,買回家放置一周都不會生蟲哩。”花橋村黨總支書記楊金剛介紹道。

花橋村的土壤多為紅土,山地主要由片麻巖組成,有機質含量高、透水性好。得益于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質的氣候條件,花橋村的板栗不僅成熟早、抗寒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而且果實皮薄肉嫩、甜軟適口,市場價格高。板栗種植由村委會牽頭,采用“集中培訓+農戶自營”的發展模式,邀請專業人員來為村民們培訓種植、嫁接等專業知識,帶動了全村100多戶農戶種植板栗,年收益可達600多萬元。
如今,花橋板栗已經成為了高橋鎮產業的一大名片,小小板栗成了鄉村振興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