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發窩鄉位于縣境中北部,東鄰祿勸縣云龍鄉,南接插甸鎮、田心鄉,西接東坡鄉,北與己衣鎮、萬德鎮接壤,國土面積284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68千米,是武定縣城到田心、東坡、萬德、己衣的必經之地,為武定北部的交通咽喉。平均海拔高度為2250米,鄉內最高海拔2906米(大黑山),最低海拔1285米(阿過咪以納古)。發窩鄉國土面積284平方千米,轄發窩、山品、自期、分多、花園、它亨、乍基、中村、阿過咪、大西邑、阿慶爭、小石橋12個村民委員會,124個村民小組。主要山脈有臥璋山、黑虎山、大黑山等,均屬三臺山東支,最高點位于大黑山主峰,海拔2 906米;最低點位于阿過咪以納古,海拔1285米。永廠河為該鄉最大河流,發源于阿慶爭村委會,東西向流至田心鄉,匯入勐果河;鄉屬高原季風氣候,主要為溫涼、寒冷山區兩種,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雨量899.7毫米。發窩鄉林地面積廣闊,活立儲量豐富,森林覆蓋率74.8%,庫塘8件,蓄水量40457.16立方米,其中阿慶爭水庫設計總庫容647.16萬立方米,集鎮農村生活供水量可解決人口2.61萬人、牲畜1.9萬頭,灌溉面積1.78萬畝。全鄉有耕地面積30962畝(水田面積2 116畝),旱糧作物有小麥、洋芋、豆類、蔬菜。

【人口民族】2024年末,發窩鄉有4061戶總人口14782人,有少數民族人口11151人,占總人口的75.3%。鄉境內注有漢、彝、苗、傈僳等9個少數民族,其中漢族2122人占14.36%、彝族9415人占63.92%、苗族1917人占12.96%、傈僳族1065人占7.2%、其他民族230人占1.55%。全鄉民風民俗淳樸、民族風情獨特、民族文化底蘊濃厚,特別是民族節慶、飲食服飾、民歌曲調、民間刺繡、畢摩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和生態文化更具發展潛力。

【經濟綜述】2024年,發窩鄉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1億元,實現招商引資1.49億元,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完成向省州爭取資金339.32萬元,位居全縣鄉鎮前列;投資2.14億元的阿慶爭水庫建設工程全面完工,12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穩定超過10萬元。2024年,發窩鄉堅持農業、農村、農民齊統籌,拓寬增收渠道實現農民更富。健全信息共享機制、扶志扶智長效機制、項目資產管理機制,爭取鄉村公崗450個,光伏收益開發鄉村公崗64個。實施職業技能培訓13場680人次,推送優質就業崗位,實現農村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4985人,發放交通補助46.75萬元。推廣以工代賑模式就近就地就業216人。老書多豬場年租金收益達50萬元,利益連接12個村委會,光伏電站收益覆蓋11個村。投資34.1萬元建成民族刺繡幫扶車間,繡娘實現就近就業。

【產業發展】2024年,發窩鄉投資100萬元實施山地牧業示范村建設項目,投資120萬元建成分多武定壯雞標準化脫溫基地,投資99.47萬元改造老書多豬場糞污處理設施,累計發放“金牛貸”1029筆5960萬元,購買肉牛保險607頭,以肉牛養殖帶動壯雞、山豬、黑山羊等山地牧業多元發展,出欄大牲畜2319頭,全鄉養殖戶占比達56%,畜牧業總產值達1.3億元。1333.32公頃核桃獲有機核桃品牌認證,核桃加工廠建設項目助推核桃產業提質增效。黃腳胡蜂孵化基地輻射帶動群眾養殖胡蜂3000群,實現增收達150萬元,開辟了林業經濟新路徑。投資722萬元實施它亨、分多、山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種植大、小春糧食作物23597畝,實現產量8700噸,種植經濟作物4800畝,實現產值2160萬元。投資458.11萬元建成31座電能烤房,烤煙烘烤技術實現新的突破;落實烤煙種植面積2960畝,收購煙葉42萬公斤,實現產值1368萬元,煙農戶均收入8.09萬元。

【教科文衛】2024年,發窩鄉注重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傳承、保護優秀民族文化,深化健康發窩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提升,推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一體發展。2024年,發窩鄉深入推進“激勵+”工作,持續開展“助學筑夢”工程,發放雨露計劃等各類學生補助150.68萬元,1200余名學生受益,獎勵支持教育家庭118戶。注重師德師風建設,表揚優秀教師55名。投入191.1萬元,完成學生宿舍、食堂倉庫提升改造,智慧食堂、環形跑道投入使用,中小學辦學條件全面改善。2024年,發窩鄉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活動3場次,62臺應急廣播終端覆蓋全鄉近90%的自然村組。組織參加“云南民歌大家唱——武定酒歌挑戰賽”榮獲第二名,向上申報彝族酒歌、工尺譜、苗族蠟染、土酒藥等項目4名非遺傳承人。

【節日活動】“綠美發窩”微信公眾號、“魅力彝鄉生態發窩”微信視頻號常態更新信息、圖片、視頻,發窩聲音傳得更廣、發窩故事講得更加精彩。“魅力彝鄉·生態發窩”視頻號播放量達85萬次,進一步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戰斗力。2024年,發窩鄉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00余次,組織參加武定縣第二十四屆“健身杯”職工籃球比賽,成功舉辦桃花節、“六月六”民族體育文化節,文化體育活動日趨豐富,文體事業蓬勃發展。西北片區鞏固提升工作受州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高原山地牧業產業發展經驗做法被州效能辦推廣,完成鄉域通村道路路面修復等一批群眾呼聲強烈的實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不斷深化。

【鄉村環境】2024年,發窩鄉推動實施7個村委會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2587畝,落實綠美鄉村建設種植大樹楊梅、香樟、櫻花1100株。投資682.6萬元實施52個村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行政村、自然村污水治理率分別達83.33%、50.98%;投資150萬元實施它亨村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6個“提升村”、33個“整治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出成效,完成102座戶廁和1座公廁建設,創建美麗庭院267戶,申報省級綠美鄉鎮基礎更加牢固。

【法治建設】2024年,發窩鄉嚴守平安防線,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積極走訪長老、執事等宗教人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落實“一網兩單”制度,西北片區鞏固提升取得新的成效,民族宗教事務實現和順發展。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全面提升法治文化在村組基層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普法強基補短板工作照片被《法治云南》采用,“民歌普法”信息被“云南政法”刊發,綜合行政執法隊辦理執法案件5件。

【社會保障】2024年,發窩鄉發放臨時生活困難救助資金26.17萬元,幫助156戶渡過難關。發放低保339.95萬元,為522戶1004人提供保障。發放特困人員生活補助90.35萬元,為64人筑牢兜底保障防線。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287人28.67萬元。加大對孤殘兒童的救助力度,發放11名孤兒助養金15.87萬元,發放290人次高齡補貼30.87萬元,保障托底惠民利民。發放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資金34.37萬元,救助499戶農戶1731人。發放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金76.2萬元,優撫政策全面落實,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本地參保13369人,參保率達98%,實現應保盡保;完成基本養老保險繳費6436人,參保率達91.7%,再創新高;為55060人次報銷醫療費用1258.36萬元。投入195萬元提升衛生院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引進價值120萬元的醫療設備,醫療服務技術含量和診療水平穩步提升。

【鄉村振興】2024年,發窩鄉堅持農業、農村、農民齊統籌,鄉村振興在有效銜接中活力更強、勢頭更盛,發窩鄉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首要任務,代表全縣完成每季度的省級脫貧觀測,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和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專項行動,完成監測幫扶措施落實、兩卡上墻、政策宣傳、系統數據更新,2024年新識別“三類人員”11戶36人。消除風險脫貧不穩定戶34戶121人、邊緣易致貧戶8戶17人、突發嚴重困難戶5戶21人,有效杜絕“應納未納、體外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