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環州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優勢,成功引進云南康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1272畝,其中滇重樓200畝、黃精500畝、金鐵鎖80畝、三七60畝、丹參400畝、燈盞花32畝,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增加經濟收入和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闖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引進龍頭企業。云南康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冊資金5000萬元,是一家專門從事中草藥種植、加工、產品研發、銷售為一體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是縣發改局重點培育的星創天地、科技型企業。公司與云南省農業大學簽訂長期科技合作協議,由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所作為公司種植、新品種選育、后期加工的技術支撐。通過多方協調對接,云南康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環州鄉林下中藥材種植開發項目于2018年6月16日在楚雄州第二屆科技入楚對接會議上成功簽約。
盤活林地資源。云南康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共在環州鄉流轉租用林地10300多畝,每畝每年租金37元,一次性向村集體和農戶付清了15年的山林流轉租金,其中滔谷村委會將一片閑置的山林租給了公司,2017年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
實現務工增收。基地附近的滔谷村、蕎山村、環州村的貧困群眾紛紛到公司基地務工,公司安排專用車輛接送務工人員上下班,累計已用工時13000個,向務工群眾發放工資117余萬元,真正實現就業零距離,實現貧困戶有效增收。
壯大集體經濟。依托生態優勢,環州鄉打破了村集體經濟不足2-5萬元的局面,盤活帶動了各項資源,蕎山、環州、滔谷3個村委會的產業發展資金共150萬元以投資入股模式注入公司運營,實現3個村委會每年資產分紅達2.5萬元。為實現“6‘10’8”中“貧困村出列當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5萬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促進黨建扶貧雙推進。通過宣傳引導,環州鄉廣大黨員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動員貧困戶入股企業,帶動群眾發展種植中藥材。滔谷、蕎山、環州3個黨總支組織3個村的貧困戶與公司簽訂用工協議并分批組織貧困群眾到公司基地務工,助推環州黨建扶貧雙推進工作,解除群眾后顧之憂。
促進產業發展。下一步,云南康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繼續投資4.5個億,在環州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僅發放給貧困農戶的勞務費將達到每年30余萬元,在推進產業持續發展的同時,對全鄉的脫貧攻堅發揮巨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