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曾覺得“知識產權”這個詞有點高深莫測?其實,它早已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你可能沒有特別留意。比如,隨手使用的電子產品中,往往凝聚了大量專利技術;市場上購買的許多商品,都有獨特的商標標識;而我們每天閱讀的書籍、欣賞的電影戲劇繪畫、聆聽的音樂等等,本質上都屬于知識產權的作品范疇。
知識產權小課堂第一問
什么是知識產權?哪些屬于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人類在科學、技術、文化等知識形態領域所創造的智力產品,是一種無形資產,也可以說知識產權是人們就其智力創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我國的知識產權種類有八類
分別是↓
“作品”,又稱著作權或版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分別指三類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域性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的一種文件,這種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即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經銷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上標示的,用于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志。
“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類似于“土特產”。
“商業秘密”,可以是企業的管理方法,產銷策略,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等經營信息,是企業的財產權利,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是指集成電路中至少有一個是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元件和部分或者全部互連線路的三維配置,或者為制造集成電路而準備的上述三維配置。
“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
第八類是“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在工業社會和市場經濟環境下,一個商品往往集成了多類知識產權。比如大家常用的手機,其中就至少集成了商標品牌、外觀設計、零部件及產品中的發明專利、芯片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安裝的操作系統或App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所以,大家覺得知識產權離我們還遠嗎?
來源:“云南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