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正是核桃樹開花的時節,發窩鄉傳來一條喜訊。近日,位于發窩鄉中村村、乍基村、大西邑村的云南摩爾農莊發窩鄉有機核桃種植基地順利通過有機認證程序,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本次認證核桃種植基地1333.32公頃,年產量3598噸。農產品有機轉換認證證書的取得,標志著發窩鄉核桃正式走上了有機產品之路,將助推全鄉核桃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也將為產業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機轉換認證是農產品獲得有機認證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產品有機認證需要從有機轉換產品認證開始,保持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有效三年后可申請有機產品認證。有機轉換期間,所產商品需要標注“中國有機轉換產品”字樣。

“我們的每一顆核桃樹都以‘高質量農產品生產’為目標,堅持不用任何除草劑、采取物理控制和人工除草,堅持不用一粒化學肥料,堅持不用化學農藥,嚴格按照有機種植標準投入使用生物制劑防蟲治害。現在我們的核桃是名正言順的有機轉換產品,距有機認證產品僅一步之遙了,我們將再接再厲,加強管護,打響發窩核桃品牌,促進集體和農戶‘雙增收、雙振興、共富裕’。”中村村委會黨總支書記、主任劉杭鑫激動地說道。

據了解,發窩鄉地處武定縣中北部,山區面積廣,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核桃最佳適生區,產出的核桃個大皮薄,維生素豐富,無化肥農藥殘留,是不可多得的純天然食品。實施退耕還林以來,該鄉積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核桃種植,截至目前,全鄉共有核桃面積4.5萬畝,年產量約8095噸。在加強核桃樹管護水平的同時,該鄉立足本地資源優勢,著力推動核桃等特色農產品向著深加工方向發展,在集鎮建成核桃加工廠,提高了核桃產品的附加值,一顆顆清香飽滿的小果實也成為助推群眾增收致富的硬“核”力量。

發窩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潘在華介紹,“這次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是發窩鄉厚植綠色發展底蘊、擦亮‘國家生態鄉鎮’名片的重要成果,對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實做細有機產業融合、特色產業發展、區域品牌培育等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生態基礎,瞄準‘高端’‘高品’做文章,圍繞‘綠色’‘有機’下功夫,力爭讓更多農特產品搭上‘有機專車’,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