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定縣委、縣人民政府: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法治政府建設有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相關任務,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為切實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落實,按照《武定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規劃(2021-2025年)》和《武定縣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及時調整充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任務,強化了責任,負責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我單位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二)加強組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將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醫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頭等大事,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系列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省、州、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會議精神。通過宣傳學習提升了醫保局干部職工法治思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提升干部素養,樹立依法行政思想意識。集中學習國家公務員法和醫保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對全社會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優化醫保干部日常學法用法機制,加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學習,強化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不斷提升醫保干部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強化基金監管,守好人民群眾“救命錢”。縣醫保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利用費用審核、稽核和行政監督等手段,結合數據分析,加強督查檢查,深入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強化對兩定機構的實時監控、常態稽核,查找問題,堵塞漏洞,嚴厲打擊欺詐騙,構建醫保、衛健、公安、審計等部門線索通報、案件移送、研判會商、聯合行動等工作機制,加強綜合監管,保證醫療保險基金安全健康運行。通過州對縣“飛行檢查”、自檢自查問題“清零行動”、聯合多部門“專項治理”等方式開展基金監管工作,打響了基金監管阻擊戰,保持基金監管高壓態勢,堅決守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一是積極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平臺參保信息數據采集、基金監管信息錄入等工作。目前共采集錄入基金監管動態信息12條,2022年參保信息數據24.6萬條。二是對全縣23個定點醫院(包含診所)以及79個定點藥店、127個村衛生室加強日常審核稽核檢查,做到基金監管日常檢查全覆蓋。三是全力配合州醫療保障局,對我縣5家定點醫院基金監管飛行檢查存在的串換收費、不實收費、重復收費、轉嫁費用、政策執行不到位等90個違規問題,積極開展整改工作。通過開展行政檢查、約談、提醒談話、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等方式,分別給予追回違規資金、繳納違約金、行政處罰、責令限期整改等處理,共追回醫保基金136.51萬元,繳納違約金4.75萬元,行政處罰罰款8.45萬元。在挽回基金損失的同時,有效發揮醫療保障法律法規的強大震懾作用。
(五)落實待遇清單制度,確保醫療保障政策落實落地。一是全面落實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按照貫徹落實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實施方案、籌資及待遇政策清單等政策規定,進一步細化措施,抓好落實。二是全面落實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嚴格對照《云南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辦法(暫行)》,按照州級要求,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改革平穩推進。同時,拓展居民“兩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努力實現全縣兩定機構和村社區衛生室全面達標。三是全面落實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作用,進一步規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促進三重制度與慈善救助、商業健康保險、職工互助等協同發展、有效銜接,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六)縱深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一是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組織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切實做好基層藥品配送企業考核工作,按月組織鄉鎮衛生院對我縣8家配送企業進行考核。二是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組織非公立定點醫療機構申請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系統賬號和云南省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交易系統賬號,按要求組織非公立定點醫療機構在云南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藥品和耗材。三是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采購全面實行“兩票制”管理。按每個衛生室10000元標準,以“年初預撥、年終清算”等模式提前預撥醫保資金115萬元,用于藥品采購周轉,村衛生室備藥率進一步提升。四是抓好藥品耗材流通體制改革,群眾用藥負擔特別是部分慢性病負擔大幅降低,平均降幅達64%,抓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價格“一州一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158項。
(七)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效能。以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為宣傳陣地,充分發揮傳統宣傳、新興媒體宣傳優勢,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傳形式,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冊(折頁),播放宣傳短片,通過醫療機構宣傳屏幕、微信朋友圈等推送打擊欺詐騙保內容。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持續營造全社會對欺詐騙保行為齊抓共管氛圍,有效推進基金監管工作持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二、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醫保基金監管的宣傳還不夠,群眾法律意識低,對醫保基金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意識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定點醫藥機構作為醫保基金的使用主體,規范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還有待加強。二是我單位負責醫保基金監督的工作人員才1人,醫保監管力量與工作任務不相匹配。三是個別工作人員對依法使用醫保基金的認識還不夠,法治觀念不夠強,對醫保基金的管理還停留在老辦法上。
三、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抓實醫保基金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的廣泛宣傳。全員培訓。對標貫徹落實工作,實現醫保基金對各類使用主體全覆蓋。檢查處罰注重法律適用精準、程序合法合規,嚴格區分行政監管和協議處理的界限,把每一個案件辦成經得起推敲,經得起檢驗的“鐵案”,全面提高全縣醫保系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全縣醫保系統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持續開展醫保系統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在2022上半年集中整治檢查上,按照紀檢監察機關的要求繼續整治醫保系統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讓參保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整治帶來的實惠,減少參保群眾就醫看病的經濟負擔。
(三)持續強化醫保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融入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四)持續強化醫保經辦服務求實效。一是協同推進與全省統一的經辦體系,強稽核、強服務,經辦服務向村(社區)綜合服務場所、定點醫藥機構、金融機構等延伸。二是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統一異地就醫備案服務,繼續擴大普通門診跨省直接結算服務覆蓋面,擴大高血壓、糖尿病等五種門診特慢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范圍,全面推行門診特慢病待遇省內異地認定,實現在醫療機構“一站式”辦理。推動異地就醫費用手工報銷線上辦理。三是持續提高醫保經辦規范化水平。落實《關于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的若干措施》,嚴格執行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操作規范,抓好行風建設,提高服務意識、能力和水平。四是在全縣醫療保障系統開展醫保政策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醫院“五進”專題宣傳活動。全面梳理醫保政策規定的經辦服務流程,統一宣傳口徑,走出辦公室、走進服務對象開展政策宣傳,擴大醫保政策和醫保經辦服務知曉率。
(五)持續推進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揮我縣打擊欺詐騙保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全力構建齊抓共管局面,深入推動部門信息共享、協同監管、聯合執法,形成監督管理合力,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加強部門協作,充分發揮醫保、衛生健康等部門專業知識與公安機關偵查手段的聯合優勢,深挖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犯罪行為,查處一批欺詐騙保大案要案,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嫌疑人。
(六)切實做好“行紀銜接”和“行刑銜接”工作。按照《云南省醫保局、云南省公安廳關于轉發<國家醫保局公安部關于加強查處騙保基金案件行刑銜接的通知>的通知》和《云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轉發<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醫療保障部門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醫療保障基金監管中發現問題線索的通知>的通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溝通對接,做好協調配合,建立向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問題線索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嚴肅工作紀律,規范移送形式,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如實報送。運用好行刑銜接、行紀銜接手段,堅持依法行政,規范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