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衣鎮轄9個行政村,133個村民小組,有4207戶14070人,全鎮居住著漢、彝、傣、苗、傈僳等民族,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在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農村環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隨著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整潔的衛生環境人人得以共享,但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清理“臟亂差”:結合愛國衛生運動“七個專項”行動,圍繞無人居住廢舊房、房前屋后雜物堆、田間地頭廢棄物、管線“蜘蛛網”等“四個”重點,全面清理村間干道兩旁的垃圾、污水、雜草、籬笆和生活廢舊物,清除草堆等易燃物品,實現戶外生產生活用品規范擺放。由外到內,推進農戶院落提升。

二、整治“假亂俗”:按照《武定縣持續推進農村戶外廣告“假亂俗”亂象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的要求,全面清理整治村間的“假亂俗”廣告。

三、拆除整修
一是拆除:積極引導村民自行拆除危房或失去使用功能的空房、獨立輔房、牲畜棚圈等,堅決拆除進村口和出村口私搭亂建的建筑,減少視覺污染的存在。

二是整修:對確有使用功能或農戶抵觸情緒較大的臨時建筑引導村民自行適當整修,基本實現外觀整齊。
四、綠化美化
結合清理垃圾、雜草、籬笆和生活廢舊物,對所有適合種植花卉的位置進行全面整型,實現無土堆無亂石,對不適合種植花卉的風化石采取就近就地使用農家肥、腐殖土或紅土的方式進行土壤改良。

(一)村間道路
1.撒播:對空地、主干道等面積較大、成本較高的位置采取撒播方式。
2.栽種:對面積較小、撒播難出效果的房前屋后等位置采取栽種的方式。鼓勵農戶開展植樹造林、濕地恢復等活動,抓好“四旁”和庭院綠化。
(二)重要節點
對自然水體、村民聚集點等重點位置進行適度綠化美化,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充分利用村內既有樹木增加綠化效果。
結合村民需求和管護需要,對撒播和栽種后的花卉邊緣采用竹柵欄、木柵欄或石柵欄等進行整齊、美觀的物理隔離。
(三)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選址地點為己衣鎮平山村委會秀水塘村小中山、主要采取的處理工藝為多段式垃圾熱解。目前已完成工程量和完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