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定縣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美化家園活動與生態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與國家級生態鄉鎮建設緊密結合,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走上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路子。
該縣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全面落實林長制。深入推進以獅子山景區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快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規范占補平衡,實施補充耕地行動,新增耕地6000畝、水田3000畝以上。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濕地保護率提高到80%以上。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受保護率達98%以上。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干流綠色生態走廊質量提升建設工程,全面推進金沙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工作。
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積極探索“點綠成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筑牢綠色發展底線。努力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示范區。全力守護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綠色福祉,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縣、省級園林縣城,貓街鎮、環州鄉、發窩鄉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公眾對生態環境質量滿意度居全州第2位。湖長制及金沙江十年禁漁等措施落地見效,國土綠化行動深入開展,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26.9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4.89%、濕地保護率達81.47%,獅子山獲得“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稱號,獅山村、發窩村、蕎山村被國家林草局命名為“國家森林鄉村”。
打好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城鄉環境煥然一新。持續把生態治理修復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繼續踐行新發展理念,守護好青山綠水。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縱深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力度加大、成效明顯,城鄉環境煥然一新、更加宜居,7個鄉鎮122個村被命名為云南省衛生鄉鎮和衛生村,插甸水城、老木壩村等14個村被評為云南省2021年度美麗村莊。全縣11個鄉鎮135個農村(社區)全部開展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申報;環州鄉蕎山村、獅山鎮獅山村等10個村(居)委會被確認省級第一批森林鄉村,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