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28日,云南省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楚雄州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6月18日對武定縣反饋了督察意見。根據反饋問題武定縣認真研究落實整改,2024年1月底已整改完畢,現對武定縣有關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公示:
反饋問題67-26:2022年武定縣部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下降。與2021年相比,武定縣石門坎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下降。高橋鎮鐵廠水庫、環州鄉石窩水庫、貓街鎮石板水庫、白路鎮平地水庫、田心鄉發塊水庫等水源地水質不達標。小石橋水庫(武定縣)水質為V類;
牽頭單位:武定縣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和政府
配合單位: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
整改目標:持續推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善各類標識標志和安全隔離設施,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監管執法和信息公開,落實風險預警和風險防控措施,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
整改時限:2024年6月底前
整改情況:
1.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問題全面排查。對鄉鎮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狀況進行全面排查,查找水源保護區存在的問題隱患,建立問題臺賬,及時銷號清零。
2.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多方爭取資金實施水源地封閉治理工程和水源地保護項目工程,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不斷夯實水源地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源地的水量水質達標建設、監控能力建設、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建設等治理水平。
3.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強化水源地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發現數據異常,及時反饋鄉鎮并提出整改措施,立行立改。
4.壓實水源地環境保護責任,加強日常監管。健全完善水源水庫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巡視檢查力度,采取定期巡查和突擊巡查相結合、重點巡查和全覆蓋巡查相結合、日常巡查和衛片執法檢查多種執法方式相結合,不斷提高巡查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確保巡查工作不斷檔、無死角,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早處置;推廣農業、養殖業科學技術,實行清潔種植、清潔養殖,減少化肥、農藥實施用量,合理控制養殖業污水排放,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加大綜合執法力度,結合武定縣河湖安全專項執法行動工作要求,嚴厲打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域及周邊非法排污、采砂、占用水域和岸線資源、堆放垃圾、破壞綠化等違法違規行為。
5.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庫區群眾水環境保護意識。采取標語、會議、傳單、廣播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庫區周邊群眾共同參與到水源地保護中來,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杜絕破壞水源地保護的一切活動。
反饋問題67-61:楚雄州武定縣在飲用水水源地建設方面系統長遠考慮不夠,在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分類使用、強化監管上下功夫不夠。
牽頭單位:武定縣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和政府
配合單位:縣住房城鄉建設局、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
整改目標:全面排查集中式水源地保護環境問題,依法依規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治理長效機制,加強監管,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能力和水平,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整改時限:2024年6月底前
整改情況:
1.2023年12月前對全州飲用水水源地開展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對排查出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2024年1月底前完成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
2.加強水源保護區監管。落實常態化水源地監管機制,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標志設置、隔離防護、環境問題整治、監控能力建設、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建設。
3.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進一步完善水源地值班值守、日常巡查制度,采取定期巡查和突擊巡查相結合、重點巡查和全覆蓋巡查相結合、日常巡查和衛片執法檢查多種執法方式相結合,不斷提高巡查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確保巡查工作不斷檔、無死角,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早處置,堅決杜絕毀林種地等破壞水源地生態功能的行為,全面壓實水源地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4.持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和執法監管,定期進行水源地水質監測,及時上報監測結果。
反饋問題67-66:武定縣按要求劃定16個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后,日常保護管理不到位,部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隱患突出。武定縣部分鄉鎮級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日常管理缺失,水源地劃而不管。武定縣高橋鎮飲用水水源地監管措施不到位,問題突出。武定縣高橋鎮飲用水水源地鐵廠水庫長約7公里的一級保護區圍欄,被人為損壞的部位就達60余處。一級保護區內人類活動頻繁,管理人員對放牧、釣魚、捕魚、野炊、露營等行為視而不見。2022年鐵廠水庫水質較2021年相比由III類下降為IV類。
牽頭單位:武定縣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和政府
配合單位: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
整改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依法依規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治理長效機制,加強監管,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能力和水平,確保飲用水源安全。
整改情況:
1.開展全面排查。全面排查武定縣鄉鎮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情況,及時修復和加固保護區隔離設施。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鐵廠水庫、螃蟹箐水庫保護區范圍內人為損壞圍欄修復。
2.規范庫區管理,取締螃蟹箐水庫生態養魚行為。2023年7月底前與承包人解除已簽訂的養魚協議,拆除網箱,全面清理保護區內的酒糟及各類白色垃圾。
3.加強日常監管,采用“人防+技防”的措施強化日常監管。安排專人定期、不定期巡護檢查,堅決杜絕垂釣、露營、野炊行為。
4.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完善水源地值班值守、日常巡查制度,定期進行巡查檢查,全面掌握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嚴厲打擊破壞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5.加強宣傳教育。通過標語、會議、宣傳單、廣播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庫區周邊群眾共同參與到水源地保護中來,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格局,杜絕破壞水源地保護地一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