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5月,楚雄州新登記市場主體2.3萬戶、同比增長87.9%,平均每天新登記155戶。原本需要1小時辦理完成的業務,短短十分鐘就能辦理成功,實現了“十分鐘一站式”辦理。全州“一部手機辦事通”累計辦件量達621.83萬件。公共資源交易州內遠程異地評標成為常態……一組組鮮活數字、一份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楚雄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實踐,也是市場主體茁壯生長、迸發活力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在打造極具競爭力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楚雄州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動監管理念、監管方式全方位深層次轉變,加快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為經濟發展注入澎勃動能,以高質量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強化機制保障,提升監管效能。建立完善信用監管體系和協同監管機制,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持續加大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力度,做到“應歸盡歸、應公示盡公示”,提高涉企信息歸集公示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提升市場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創新監管方式,實現智慧監管。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實施以市場主體信用為基礎,以事中事后監管為保障的市場準營制度改革,監管中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推動從“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從事前監管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通過“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現信息化監管、公平監管、智慧監管。
落實信用監管,形成監管合力。嚴格“黑名單”認定管理,運用協同監管信息歸集公示共享平臺,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完善市場主體承諾制度,實行審批告知承諾、市場主體守法經營承諾,并應用到登記注冊、信用修復等各個環節。印發《楚雄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推動落實企業信用承諾,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守信經營,共同參與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來。
強化無證無照經營查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將無證無照經營查處作為楚雄州綜治維穩(平安建設)重要工作,列入年度綜合考評事項,對10縣市實施考評。通過加強日常監管、開展專項整治、強化部門聯動,切實加大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力度,構建市場主體自律、行業協會組織自治、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一體化共治格局。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楚雄州通過系列“組合拳”打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營商環境的“優”促進市場主體的“活”。至5月末,全州市場主體總數達23.6萬戶,同比增長18.5%,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97.7戶,每千人擁有企業19.7戶。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楚雄州將持續在“優化”二字上下功夫,加快打造極具競爭力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市場主體,真正打響“楚雄效率”“楚雄服務”“楚雄誠信”營商環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