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補齊人社系統法治宣傳工作短板,提升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全民法治意識,采取“四個緊盯”扎實做好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
緊盯時間節點,開展精準分類普法宣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工作實際,緊緊抓住務工人員返鄉過年、外出務工、高校畢業生假期求職、企業年后招工等關鍵時間節點,精準分類、強化重點,不斷拓展普法宣傳的普及面受眾面,在務工人員返鄉過年、高校畢業生寒假期間,組織了宣講會、座談會等,重點宣傳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養老保險政策等。在春節過后,組織了“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針對回鄉務工人員即將外出務工、企業開工人員緊缺的需要,重點宣傳講解了《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不僅為廣大勞動者提供了法律意見建議,還進一步督促了廣大企業守法經營。
緊盯重點群體,全面做好學法守法用法。以外出務工人員、農民工為重點普法人群,利用春節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潮、春節后務工返崗潮、專場招聘會等重要節點,在集鎮設立法律咨詢臺,組織干部職工及志愿者進村入戶,開展針對性法治宣傳。同時,深入農民工使用較多的建筑工地、務工人員聚集的用工企業發放法治宣傳手冊,切實增強勞動者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切實增強用人單位法律意識,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目前,共深入用人單位開展法治宣傳6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
緊盯重點領域,開展矛盾預防、排查和風險化解。一是結合部門職能,繼續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的引導和保障作用,用足、用好、用到位有關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人社政策措施,推進法治人社建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好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務職能和保障作用。二是全面排查人社領域潛在的風險隱患,把各類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協調全縣人勞資糾紛、欠薪矛盾糾紛、訪積案化解和維穩工作,確保全人社領域不發生群眾到會場周邊上訪和聚集,不發生因信訪問題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和極端惡性事件,不發生信訪輿論負面炒作。建立了風險臺賬,逐項明確解決措施方案,落實專人負責,加強輿情監測,正面引導社會輿論,防范輿情引發風險。三是面向一線,面向基層,組織開展“四萬三進”活動和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五進”人社法律法規政策宣傳活動,重點針對高校畢業生、下崗轉崗職工、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貧困群眾等群體進行宣傳和咨詢服務。四是通過“法治人社、志愿青春”青年仲裁員進企業活動,開展“三送一指導”服務,向企業和勞動者宣傳人社政策,確保政策落實到個人,權益維護到個人。在行政執法、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行政應訴、信訪事項處理等過程中,結合具體案情向當事人釋法說理,著力推動“以案釋法”。積極推進“互聯網+人社”,注重依托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普法活動,增強矛盾化解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緊盯宣傳成效,多形式有效開展人社法治宣傳活動。一是為確保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真正取得實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時印發了《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3年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二是根據人社工作職能,圍繞普法強基宣傳內容,積極參與法治宣傳,利用勞動保障監察日常檢查,宣傳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指導企業合法用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注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利用紅色勞務專場招聘會,開展外出務工人員法治宣傳,幫助外出務工人員提高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三是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鄉村(社區)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走訪入戶向鄉村(社區)廣大群眾免費發放宣傳資料。利用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微信公眾號、工作微信群和武定縣勞動合同備案QQ群等多種渠道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工傷保險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方案》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創造良好社會氛圍,增強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和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意識。目前,共編制《外出務工人員普法宣傳提綱》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