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職業高級中學始建于1984年,1992年被省教育廳評估定格為中等職業教育“合格學校”,是武定縣唯一一所集職業高中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2007年9月,經楚雄州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學校的基礎上建立武定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2011年基礎設施建成后整體搬遷至現址。多年來學校確立了“技能立人,品質立校”的辦學方略,“技行天下,德塑人生”的辦學目標,并用“立規、立言、立行”,引導師生樹立“立德、立志、立業”學習目標,按照“自強不息,修德礪能”的校訓要求,積極培育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
一、學校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110.6畝(73799m2),規劃總建筑面積33385平方米。現有校舍面積22356 m2,其中實訓大樓9195 m2,教學樓3200 m2,學生宿舍2066 m2,學生食堂1800 m2,廁所121 m2。總固定資產6357.8萬元。
二、師資及學生
(一)師資建設
學校現有在職在編教師40人,2022年秋季學期有中組部“組團式”幫扶項目安排上海市教師3人,省管校用祿豐市職中安排5位教師。共8人到校幫扶,故目前學校總共有教師48人。教師年齡結構情況:2021年平均年齡47歲,50歲以上21人。教師中副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17,初級職稱10人。雙師型教師33人,占比為80%。
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青年教師的培養,除了給予更多的進修機會外,為他們走向更大的舞臺創造機會。
一是學校從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入手,完善學校各類教師培養培訓及教師激勵制度。
二是學校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制定了系列教師培養制度,堅持開展以企業頂崗培訓和學校培訓為主的培訓機制,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較大幅度提升。
三是積極參加各類培訓。2021年,安排5人參加省外培訓,4人參加省級培訓,5人參加州級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四是以賽促教,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養。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青年教師的培養,除了給予更多的進修機會外,為他們走向更大的舞臺創造機會。學校爭取機會,讓多名教師參加了省州技能及教學大賽,一批年輕教師脫穎而出,取得較好成績。2021年5月,我校師生參加云南省技能大賽,在此次大賽中,報名4項,獲獎4項,獲獎率100%,教師組吳劍奎參加汽修類車身修復互聯網+創新教學獲一等獎,李彤參加旅游類中餐宴會擺臺現場點評榮獲二等獎; 2021年6月,參加楚雄州職業教育中高職院校教師課堂大比武,吳劍奎獲“專業實作課類”一等獎,賀琳獲“專業理論課類”一等獎,趙方獲“公共課類”三等獎;2021年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能力比賽中,吳劍奎、張述斌、耿榮聰、李連明教學組在汽修類空調系統檢修獲三等獎。
(二)辦學規模
2022學年秋季學期至8月20日止,學校開設汽車修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技術(三校生高考班)4各專業,總計班級17個班,在校學生438人。普轉職420人,一中高中轉中職189人,共有轉讀學生609人。二者合計,共有在籍學生1047人。
三、專業設置及專業建設
2022學年,結合學校和地區實際,學校開設汽車修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技術(三校生高考班)4個專業。2019年爭取到上海援建資金3000萬元,建成9195平米的就業創業綜合實訓大樓,現已投入使用。學校利用新建實訓樓建設四個實訓中心,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中心建有汽修實訓室6個,有汽修實訓設備96臺套;旅游服務與飯店管理實訓中心建有實訓室7個,已基本達到教學與培訓要求。電子商務與計算機網絡實訓中心正在建設發展中,現有電子商務實訓室5個。
四、聯合辦學與校企合作
2017年,學校與云南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云南旅游職業學院聯辦五年制大專班,開始面向全省招生,提升了辦學空間;2019年與上海大眾工業學校、上海信息技術學校簽訂幫扶協議,加大了師資培養的力度。現與武定縣農機化學校駕駛員培訓站、昆明碧海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武定農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學習并積極推進“理實一體化”與雙元制教學。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已實現工學交替,校企初步融合,逐步形成“一核兩翼”(以中職教育為核心,三校生教育、五年制大專班與職前職后培訓為兩翼)的辦學格局。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2006年,學校和縣扶貧辦聯合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同年,被省扶貧辦認定為云南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近年來,學校在全縣各鄉鎮共開展培訓78期,培訓務工人員7160人,取得行業資格證6086人,合格率為85%,就業輸出6730人,就業率為94%,得到上級管理部門的肯定及群眾的好評。特別是2016年和2017年精準扶貧期間,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共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五期,培訓建檔立卡人員420人次,完成引導性培訓兩期,培訓人員200人,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560戶,建檔立卡人員2374人,遍及6個鄉鎮8個村委會,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就業奠定堅實保障,有效促進了扶貧工作的開展。
六、東西協作送讀
自2017年“東西協作計劃”施行,我校四年來總計向上海輸送建檔立卡學生335人(其中,2017年83人,2018年64,2019年106人,2020年53人,2021年29人),有效促進了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2022年預計輸送建檔立卡學生48人,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