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規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云南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4號)和《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編制辦法》(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安監總政法〔2017〕150號)等有關規定和監督檢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監督檢查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州應急局、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按照統籌兼顧、分類分級、突出重點、提高效能的原則,強化安全監管責任,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查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緊緊圍繞深化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督促企業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強化源頭管理,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和堅決查處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杜絕重特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防范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減少一般生產安全事故,促進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向好。
二、工作目標及任務
(一)工作目標
通過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的執行,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改進工作作風,將監管執法力量集中,提高現場執法檢查頻次,提升監管水平;強化意識,規范執法行為和自由裁量權;規范行政處罰案卷制作,大力提升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水平,樹立應急管理部門的良好執法形象。同時,通過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的有序實施,加大對各類企業執法監察工作力度,推動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加強現場管理,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具體目標:
1.年度執法計劃任務完成率100%。
2.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整改率100%。
3.行政處罰案件結案率100%。
4.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結案率100%。
5.信訪舉報投訴案件查辦率100%。
6.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維持率100%。
(二)工作任務
1.堅持把防控重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作為重中之重,以高危行業為重點,以雙重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為抓手,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提升生產經營單位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違章生產經營行為;著力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不斷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監管能力。
2.依法對安全生產風險等級較高的生產經營單位采取專項整治、專項執法等方式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重點監督檢查,并按照各行業企業季節性生產安全事故特點、規律,進行季度分解;對一般生產經營單位采取“雙隨機”監督抽查、突擊檢查、暗查暗訪等形式,確保被檢查單位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較好的解決重復檢查、隨意檢查、任性檢查、執法不公等社會反映強烈問題。
3.加強對縣安委會成員單位的執法工作的指導、考核和監督,重點解決部分縣安委會成員單位行政執法工作薄弱、執法效果差、執法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監管執法人員不敢執、不愿執、不會執等突出問題;進一步督促縣安委會成員單位加大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權重,提高全縣安全執法隊伍規范、科學和高效的執法能力和水平。
4.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處罰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積極推進執法工作標準化,規范執法主體、執法程序、執法文書、執法依據,促進公平、公正、公開、文明執法。
三、監督檢查的形式、方法、范圍和頻次以及內容
(一)監督檢查的形式
根據確定檢查對象的方法和檢查目的不同,將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分為重點監督檢查、一般監督檢查兩類:
1.重點監督檢查。主要內容為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職責的情況,突出以公布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為重點進行監督檢查,檢查比例30%以上。縣局確定的71家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由相應的業務股室負責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檢查。為避免重復檢查、多頭執法,上級應急管理局確定為重點監督檢查對象的,本局不再列為重點監督檢查對象。
2.一般監督檢查。主要內容為安全生產方面的特定時期、特定事項,如汛期尾礦庫安全檢查,春節前煙花爆竹批發經營檢查,粉塵涉爆、有限空間作業檢查,三項崗位人員持證情況檢查,應急救援預案的修訂和演練的專項檢查,安全專項整治等,依據縣應急局行政檢查權力清單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事項清單,一般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方式進行。規模以上的工貿企業、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包括對行政許可對象的現場核查以及安全生產許可后實施情況、“三同時”實施情況及行政許可有效期限情況)的監督檢查,鑒于縣應急局監督檢查力量、專業技術等限制,采取隨機選取被檢查單位的形式進行。
(二)監督檢查方法
安全監督檢查人員依法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通過現場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必要時可以采取查驗、檢驗、鑒定、勘驗、登記、統計等方式了解情況。
(三)監督檢查的范圍及頻次
重點監督檢查的范圍為:
1.安全生產風險等級較高的生產經營單位:(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隱患突出及存在較大以上事故風險的露天礦山和“頭頂庫”尾礦庫生產經營單位;(2)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3)煙花爆竹批發單位;(4)金屬冶煉生產經營單位;(5)粉塵涉爆生產經營單位;(6)存在高危粉塵、高毒作業、放射性作業風險嚴重的生產經營單位;(7)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落實不到位的生產經營單位。
2.近三年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
3.納入安全生產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對象的生產經營單位;
4.發現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
5.試生產或者被責令暫時停產停業后復工復產的生產經營企業;
6.工貿行業企業三級巡查四級預警被確定為紅色預警的企業;
7.持有各類《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工礦商貿企業;
8.其他應當納入重點檢查安排的生產經營企業。
根據全局執法力量實際,2022年列入重點檢查生產經營單位71家。其中非煤礦山31家、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批發)企業32家、規模以上工貿(冶金、粉塵防止爆炸、涉氨制冷、有限空間)企業8家(企業名單見附件1)。
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年度內按計劃至少進行二次監督檢查;對近三年發生過造成人員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單位,或者納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管理的有關單位,至少進行四次監督檢查或執法檢查;工貿行業企業三級巡查四級預警被確定為紅色預警的企業加大檢查頻次。
一般監督檢查的范圍:
1.本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的重點檢查單位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
2.其他應當納入一般檢查安排的生產經營單位。
2022年列入一般檢查生產經營單位91家。其中非煤礦山25家、危險化學品企業64家(煙花爆竹零售戶)、工貿(冶金)企業2家,(企業名單見附件2)。
對以上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主要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方式實施。
為防止對企業進行重復檢查、過度檢查,在確保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對企業執法檢查頻次,同時加大對企業指導和幫扶,消除事故隱患。但其他定向檢查和全省、全州、全縣統一部署的安全大檢查不在此限制范圍,對同一檢查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原則上應一次性完成,提高執法效能。
(四)監督檢查內容
監督檢查以行政權力清單為基礎,主要對企業的臺賬資料、現場管理情況進行檢查,依據《安全生產監督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規定》(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4號)規定,重點監督檢查內容如下:
1.依法取得有關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情況;
2.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作業規程的情況;
3.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經費,以及其他安全生產投入的情況;
4.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情況;
5.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考核,取得有關安全資格證書的情況;
6.從業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和實習學生受到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及其教育培訓檔案的情況;
7.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及按規定辦理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的情況;
8.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的情況;
9.對安全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定期檢測的情況;
10.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和制定應急預案的情況;
11.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的情況;
12.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和使用的情況;
13.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與對方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的情況;
14.對承包、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督促整改安全問題的情況;
15.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治理,及時向從業人員通報的情況;
16.制定、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的配備、維護、保養的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備案的情況;
17.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企業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或者兼職救援隊伍情況,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的配備、維護、保養的情況以及開展應急救援演練的情況;
18.按照規定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
19.依法應當監督檢查的其他情況。
(五)監督檢查時間
按照執法監督檢查一個行業,整頓治理一個行業,規范達標一個行業,全縣統一原則上按鄉鎮同步開展的原則,計劃每季度開展執法檢查,除獅山鎮外,其他鄉鎮實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同步進行檢查。
四、行政執法人員數量和執法工作日測算
2022年全局在冊編制19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3人,本機關實有擔負行政監督檢查執法任務人員為13人,列入執法計劃13人。
(一)總法定工作日
個人國家工作日(剔除106個雙休日、11個國家法定節假日、州慶、火把節、彝族年等地方節假日)239天。
總法定工作日=239日×13人=3107日
(二)監督檢查工作日
監督檢查工作日包括執法檢查工作日923個和其他執法工作日1248個,共2171個工作日。
1.執法檢查工作日923個。執法檢查工作日為總法定工作日減去其他執法工作日和非執法工作日所剩余的工作日。
2.其他執法工作日1248個。其他執法工作日,是指下列工作預計所占用的工作日:實施行政許可;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和處理;安全生產舉報查處;參與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上級安全監管執法機關組織的安全生產執法行為;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報告的受理、登記建檔、跟蹤監控、督促整改等;有關報告、制度、安全措施的備案;開展機動執法;聽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上級安全監管機關安排的工作任務。按前三年本機關平均數測算,其他執法工作日按照每月每人8天計算,共1248個工作日。
3.非執法工作日。非執法工作日936個,是指下列工作預計所占用的工作日:參加局內的學習、培訓、考核、會議等工作安排,按照每人每月4天計算共624個工作日。病假、事假安排按照每人每月2天計算共312個工作日。
五、有關要求
(一)切實加大執法檢查及行政處罰力度。要充分認識執法檢查和執法處罰對督促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防范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重要作用,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云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把法律法規作為開展監督檢查的標準和依據,對發現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做到應查必查、應罰必罰。對存在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或違法性質嚴重、拒不執行監察指令的,要堅決落實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中上限處罰和嚴厲追責“四個一律”措施。堅持執法與教育相結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達到督促企業切實落實主體責任的目的。
(二)嚴格行政執法制度,提高行政執法水平。要嚴格按照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行政處罰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開展執法活動。執法檢查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堅持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規范執法,嚴格執法程序,嚴格、全過程履行規范的行政執法、處罰程序。嚴格使用應急管理部統一制定的行政執法文書。對因檢查不認真、事實不清楚、程序不合法、證據不充分、自由裁量權使用不當、適用法律法規錯誤,導致應急管理部門在行政復議中行政處罰決定被撤銷、被變更或在行政訴訟中敗訴的,將追究執法人員的相關責任。
(三)突出重點時段的執法檢查。各承擔監督檢查任務的股室要結合季節特點、行業特點,深入分析全縣范圍內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形勢,抓住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重點、難點,針對性的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積極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排查與抽查相結合、重點查與一般查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方式;重要時期、重點時段增加暗查暗訪頻次。元旦、春節、全國兩會以及五一、國慶期間,在全縣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對非煤礦山(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等高危行業企業進行執法檢查,確保重點時段全縣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四)強化專項整治。相關業務股室要加大動態巡查及時發現并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單位未按規定編制、修訂應急救援預案,未按規定對預案進行演練,未落實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轉借資質、轉包合同、超資質范圍、出具虛假報告(證明)、簡化服務程序;生產經營單位未按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及教育、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專門安全培訓并取得相應操作資格上崗作業等違法違規行為,糾正和解決技術服務機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五)全面執行安全監督檢查情況信息公開制度。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要求,在網站上及時公開年度執法計劃、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行政執法人員名錄庫、企業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以及行政執法檢查情況,接受社會的監督。
(六)嚴格監督檢查紀律,著力提升行政執法形象。監督檢查執法人員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人員九條紀律等廉潔紀律要求,始終做到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嚴格、公正、廉潔、文明執法。在執法過程中,堅決杜絕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權錢交易、辦人情案,嚴禁接受行政相對人請吃請玩及一切娛樂性活動,嚴禁索、拿、卡、要,收受禮品禮金;并自覺接受監督檢查對象、社會、新聞媒體的監督,努力維護好應急管理部門行政執法權威和隊伍的良好形象。
(七)嚴格按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組織實施。負有行政執法職責任務的監管股室要根據各自監管力量和工作實際,統籌處理好監督檢查工作與其他日常工作的關系,確保2022年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全面完成。
附件:1.武定縣應急管理局2022年安全生產重點監督檢查計劃表
2.武定縣應急局2022年度安全生產一般監督檢查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