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定縣社會保險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省州人社部門和縣委縣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保發放、防風險、調結構、促轉型、優服務”的工作思路,以“社保服務進家門、落實保障到個人”為理念,固本強基、攻堅克難、改革創新,促進全縣社會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政治,確保社保工作政治方向正確。主動把社保工作納入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不斷提高社保服務“質感”和“溫度”,樹立社保部門的良好服務形象。
二是抓落實,持續推進各項社會保險改革任務。按照國家、省州統一安排部署,認真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政策,密切關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改革進展,加強政策研究,做好實施準備工作。全面推進社保工作由“信息化覆蓋”進階“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化變革”,切實推動社保經辦服務向“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轉型。積極推進社會保險檔案電子化歸檔,切實為參保人員提供“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的便民服務。
三是保發放,切實保障待遇享受人員的基本生活。按時足額發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前做好待遇發放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常態化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待遇計發清算工作;落實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發放及調整政策,及時兌付到位。
四是防風險,保障各項社保基金安全。健全工作機制,持續抓好社保基金專項治理問題整改,鞏固拓展治理成果。要健全社會保險風險識別和評估管理制度,完善常態化風險排查、內控監督、警示教育、案例通報機制,加大檢查核查力度,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用好跨部門數據比對系統,加強人社業務之間、部門之間、省州縣之間的數據比對,及時獲取參保人或待遇領取人死亡、婚姻、服刑、企業存續狀態等關鍵信息,智能監控基金管理風險。強化基金收支預算管理,按月做好運行監測,確保基金運行平穩
五是調結構,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強化數據共享比對和動態管理,綜合利用有關部門的數據資源,建立參保擴面對象數據庫,動態、精準鎖定未參保人員和中斷繳費人員,分類施策,精準擴面。健全完善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養老保險的政策,落實好靈活就業人員取消 戶籍限制參保政策,抓好被征地農民、進城務工人員、自由職業者等群體參加養老保險,抓好建設領域農民工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推動“新增就業”轉化為“新增參保”,落實好“百萬群眾轉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計劃”,引導參保人員提高繳費檔次、連續繳費不斷保,不斷優化參保結構,提升保障水平。
六是促轉型,提升社保數字化應用水平。積極推廣應用全省統一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引導參保服務對象通過網上平臺辦理社保業務,提高網廳用戶注冊率和業務辦理頻次,切實推動經辦服務向“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轉型;持續優化系統數據質量,補充完善基本信息,核實修正錯誤信息,完成養老保險歷史數據整理。推動部門間數據比對和業務協查常態化機制,用活社保回流數據,充分挖掘和拓展應用場景,強化數據高效共享和安全運用;嚴格執行《楚雄州信息系統用戶管理及授權暫行辦法》,確保系統使用安全。
七是優服務,不斷增強社會保險公共服務能力。以社保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為引領,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著力從標準建設應用、線上線下服務、基礎建設等方面,不斷提升我縣社保公共服務水平。采取布設自助終端、業務協同共享等方式,消除社保服務盲區,打造“農村10公里、城市一刻鐘”的社保服務圈;組建社保服務先鋒隊,開展社保“三出三進三深入(走出機關、走出窗口、走出柜臺,走進社區、走進廠舍、走進家門,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常態化上門服務;結合“四萬三進”和人社“五進”活動、通過多種渠道,深入開展社保政策宣傳;通過強化政治理論學習以及常態化練兵比武,不斷提升全縣社保經辦隊伍的服務意識和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