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就業幫扶政策,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武定是個好地方,就業何須去遠方”為口號,引導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一是支持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對符合條件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的企業,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對當地失業脫貧人口,優先提供轉崗服務,幫助其盡快在當地實現再就業。目前完成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3萬人,完成任務數的102.5%;舉行招聘會17場次,開發用工崗位43個;發布招聘信息16期,涉及115家招聘企業280個工種,提供就業崗位48423個。
二是充分發揮就業幫扶車間作用。目前全縣23個就業幫扶車間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脫貧人口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并采取就業幫扶車間每吸納1名脫貧人口按照其發給脫貧人口工資額的15%,給予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獎補,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執行期限延續至2025年年底。
三是規范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根據各鄉鎮各村的情況和實用性,開發出林長制巡山員、城鄉規劃巡查員、信息統計員、衛生保潔員、河長制巡河員、治安巡邏員、公路養護員等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符合條件的脫貧人口,特別是其中的弱勞力、半勞力,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管理機制,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按不低于800元/人/月執行,按月及時足額發放崗位補貼,并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每次簽訂期限不超過1年。目前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151人(其中殘疾77人);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475人(其中殘疾8人)。

四是強化易地搬遷群眾就業服務。將搬遷群眾全部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集中安置點設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站、服務點或專門窗口,配備專門人員全力做好搬遷群眾的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同時做到就業幫扶車間、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公益性崗位等政策措施全覆蓋、無死角,促進搬遷“進城入鎮”群眾充分就業,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脫貧戶至少一人就業。目前全縣易地搬遷勞動力已實現轉移就業0.6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