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牡丹花開 醉美武定”——云南·武定2024年牡丹文化旅游季新聞發布會在云南廣播電視臺舉行發布會上武定縣相關工作負責人和武定彝族酒歌傳承人就彝族刺繡產業發展、武定酒歌賽武定雞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酒歌傳承
相關情況答記者問一起來看↓↓↓
答記者問
武定縣在發展彝族刺繡產業中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和措施,把這項千年的指尖技藝變為指尖經濟,讓繡娘們實現帶著娃、繡著花、掙著錢、養好家這一美好的夢想,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中共武定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 李曉萍:
武定彝繡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在楚雄彝繡中有數一數二的領先地位。2023年,武定縣實現彝繡產值達1620萬元,同比增長14.81%,全縣5800名繡娘人均增收約2500元。
成立武定縣彝繡產業專班,將全縣彝繡企業及繡娘凝聚起來,統籌抓好彝繡產業的發展。建成彝繡車間11個,繡坊35個,全縣58家刺繡企業帶動4000余名繡娘參與刺繡,1000多名繡娘依靠刺繡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加大對彝繡產業帶頭人的培養,加強高技能繡娘隊伍建設。同時建立“傳、幫、帶”師徒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培訓、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加強對彝繡傳承人的培養。
推動武定縣彝繡產品品牌化建設。以傳統紋樣為基礎,深入挖掘武定彝繡中蘊含的優秀傳統元素,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設計推出30多個類別的彝繡文創產品。依托招商銀行幫扶、滬滇幫扶,每年爭取30萬元左右的盲袋刺繡訂單,與楚雄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實現了“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千年彝繡助力了鄉村振興,繡出了美好生活。
構建“文化+媒體”“非遺+傳播”“線上+線下”的傳播模式,充分發揮縣內主流媒體作用,講好武定縣彝繡產業發展的精彩故事。組織參加楚雄州2023年彝族火把節彝繡動態展、2023年云南文博會、2023年旅交會、楚雄時裝周等活動,武定彝繡產品深受游客的喜愛。
武定縣是如何以打造酒歌之鄉為依托,推動全縣旅游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
中共武定縣委常委、副縣長 趙 鑫
武定酒歌是武定世居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傳統習俗民歌,是古老的民間文化藝術,已經有上千年的傳唱歷史。
我們以打造酒歌之鄉為依托,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推出“聽酒歌、品美食、賞民俗”武定鄉村特色旅游活動。
立足民間,培養武定酒歌傳習傳唱骨干。目前,武定縣成立了12支武定酒歌傳唱團隊,傳習骨干160多人。利用民族傳統節日、節慶等活動,開展武定酒歌傳唱展示活動,每逢節日,從縣城到村寨,到處都聽得到優美動聽的武定酒歌。
突出特色,做強武定酒歌+美食體驗旅游活動。針對游客推出武定壯雞、武定野生菌、武定羊湯鍋等特色美食,融入武定酒歌文化,讓游客來到武定聽酒歌,品美食,賞民俗。
拓展傳承,挖掘武定酒歌文化內涵。通過實施“非遺+”和“+非遺”,在節慶活動、婚慶活動、民俗活動以及民宿接待等鄉村旅游中融入酒歌文化元素,培植酒歌文化產業,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舉辦賽事,擦亮武定酒歌文化品牌。利用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及在彝族火把節等“一鄉一節”舉辦酒歌比賽活動,打造酒歌文化品牌。
武定縣在發展這項產業方面是通過哪些舉措來推進武定雞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武定壯雞”這塊金字招牌的?今后還有哪些好的謀劃?
武定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張美權:
武定壯雞先后獲得了國家地理性商標、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云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入選2022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畜牧)品牌聲譽百強榜單,“武定雞”品牌獲中國畜牧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保護獎——品牌科技獎,品牌價值達1.3億元,被列為2022年云南省“一縣一業”產業。
2024年,我們將集中精力打造壯雞之鄉聲名遠揚的美食名片。構建“生產基地—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商超銷售—餐飲門店”等產銷模式,深度挖掘和展示武定壯雞品牌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積極開展“武定壯雞”品牌發布、產品展示、專家論壇等系列活動,建設集壯雞展示、餐飲美食、企業孵化、電商直播于一體的武定壯雞產業園,帶動壯雞產業全鏈條發展,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這次的牡丹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中,我們充分挖掘武定壯雞的吸睛點,策劃了武定壯雞品牌推介活動,開展壯雞之星選拔、武定壯雞美食競賽、壯雞展覽及斗雞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一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定酒歌的傳承人,您平時是如何做好酒歌傳承的?您覺得傳承酒歌對您和您的徒弟們生活的影響有哪些積極成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定彝族酒歌傳承人 余學光:
我是武定縣發窩鄉山品村委會大永西村人,從22歲開始傳唱彝族酒歌,到今年已經有44年了。
我在發窩鄉宣傳文化中心一樓有一間專門工作室——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余學光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工作室。通過帶徒傳藝、培養后繼人才,到現在我帶出來的徒弟有300多人,其中能夠熟練演唱30首以上武定酒歌的有50多人。
“挖掘+保護+傳承”,做好《武定酒歌》收集整理。每年我都要到村寨10余次,尋訪各村老藝人,相互學習,通過口口相傳、“以歌會友”,至今搜集、手抄、整理《武定酒歌》100多首,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和創新。
近幾年,我以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以彝族文化為和彝族民歌為基礎,以當下時代主題為思路進行創作,每年組織文藝隊通過酒歌聯唱、獨唱等形式積極參加“六月六”“火把節”等各類節慶文化活動,通過歌曲、小品等形式,借助微信朋友圈、抖音這些新東西宣傳彝族酒歌,更好的傳承好彝族非遺文化,讓武定酒歌真正傳承下來然后再走出去。
上一條:浪漫花海 相約武定 ——2025年武定牡丹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昆明舉行
下一條:“牡丹花開 醉美武定”——云南·武定2024年牡丹文化旅游季新聞發布會舉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