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時節,走進武定縣插甸鎮老木壩村委會東福寬村,650畝核桃樹上掛滿果實,樹下,一朵朵靈芝長勢喜人。
老木壩靈芝與設施栽培相比投入少、品質高、效益好,主要在天然林或核桃等經濟林下種植。“目前每畝靈芝收益可達5000多元,比種植傳統作物增加了一到兩倍的收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及外出務工青年回到村里從事靈芝種植管理?!痹颇鲜∞r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李樹紅說。自李樹紅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成立以來,實時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示范種植白肉靈芝,為大面積推廣種植白肉靈芝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以來,云南省委組織部老木壩駐村扶貧工作隊聯合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在老木壩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專家工作站+合作社+基地+農戶”可復制的人才扶貧模式。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家資源,打造了650畝生態核桃種植基地、30畝林下黃精示范種植基地、30畝林下白肉靈芝生態示范種植基地和武定雞林下示范養殖基地。專家服務團和專家基層工作站資源通過開展理論政策、職業技能、產業發展培訓等,讓農民黨員、群眾骨干成為人才扶貧工作的生力軍。依托專家的科技成果、基地資源和合作社優勢,開發出一系列優質、高端、生態農特產品。
“2012年至今,我們一直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抓人才、促產業。脫貧致富要快,全靠產業來帶,而產業又要有人才的支撐,所以依托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等各部門的資源來培養當地人才,為我們留下了一批懂技術、會種植、自身有增收致富能力的人才,這才形成了老木壩的‘一村一品’。接下來,東福寬村將在總結技術經驗的基礎上,把全村所有的核桃林利用起來,進一步擴大靈芝、黃精種植規模,帶動老百姓就業增收,有效促進鄉村振興?!辈宓殒傸h委書記張美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