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網訊(通訊員 賀明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后,武定縣針對發展底子薄、發展動力不足等實際,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州黨委有關要求,以“四個不摘”補齊短板,建立和完善 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扎實做好后續幫扶工作。
摘帽不摘責任,始終扛穩扛實重大政治責任。落實“三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和一把手負責制,壓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責任。摘帽不摘政策,保持到戶到人的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持續落實產業、就業、教育、醫保、低保等相關扶持和保障措施。摘帽不摘幫扶,繼續對出列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扎實開展結對幫扶,做到掛包單位、掛包領導力量、掛包干部、掛包責任、幫扶機制不變。摘帽不摘監管,加強扶貧對象的動態管理,對新增貧困對象,及時按程序納入,防止漏評;對已脫貧又返貧的,及時納入幫扶,防止錯退。
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制定出臺《武定縣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實施方案》,做到脫貧數量與脫貧質量、防止返貧與鞏固提升、補齊短板與加固底板、突出重點與攻克難點有機統一,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持續把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定點扶貧、社會扶貧、滬滇扶貧協作各方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著眼于社會穩定,持續實施到戶政策。建立和完善全縣鞏固脫貧成果長效機制,保持現有的扶貧到戶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延續,脫貧成果鞏固長效機制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進行細化。與此同時,制定差異化鞏固政策,針對木衣拉等重點地區,在資金支持、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特惠政策,著力在骨干交通網絡建設、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給予專項扶持,打破這些地區發展瓶頸,進而鞏固全縣脫貧成果。目前,該縣積極抓聯動促銜接,在高質量完成剩余脫貧任務的同時全面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