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繃緊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山品村委會作為發窩鄉的非深度貧困村,距縣城55公里、距鄉政府駐地13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年平均氣溫14.5℃。山區、冷涼、霜期長的自然氣候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上的重要制約因素。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引領以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悉心掛包幫扶下,通過駐村干部和村委會的真抓實干和艱苦奮斗,山品村委會始終搶抓產業扶持政策、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等有利條件、主動克服不利因素,堅持因地制宜,以“上片區域興畜牧、中片區域興基地、下片區域興果蔬”農業產業發展為規劃布局,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根本目標,經過多年的努力,“一村一品”初具雛形、支柱產業穩固增收。
“上片區域興畜牧”,讓畜牧產業發展越發規模強壯
圍繞“上片區域興畜牧”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充分利用上片區域牧草地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優勢,著力發展特色畜牧產業。山品村委會上片區域涉及1個村民小組27戶125人,基于村組牧草地資源豐富、群眾收入主要來源于畜牧業發展的實際,在充分利用相關農業產業政策下,通過扶持26萬元改良本地豬、黑山羊品種,發放小額信貸50萬元擴大荷蘭牛養殖規模,“百企幫百村”烏龍河礦業公司捐資10萬元建設7所示范高床羊圈、7所示范衛生圈、全覆蓋養殖科技培訓3類6場次等具體產業扶貧措施,實現年存欄本地豬135頭、黑山羊887只、荷蘭牛79頭,實現年出欄本地豬108頭、黑山羊591只、荷蘭牛54頭,人均增收3120元。

(稗子田村民小組楊漢聰戶牛羊成群)

(大力發展生豬養殖)
“中片區域興基地”,讓基地產業發展越發提質增效
山品村委會充分發揮中片區域因外出務工造成土地大量閑置的條件優勢,著力引進種養殖企業發展基地產業。中片區涉及7個村民小組255戶919人,外出務工132人,基于強勞動力不足、土地大量閑置的實際,先后引進4家種養殖企業,流轉300畝發展花椒種植基地、流轉200畝土地發展荷蘭豆種植基地、流轉30畝土地發展生物制藥水蛭養殖基地、流轉10畝荒山發展肉兔養殖基地,實現土地流轉年均收入30萬元,本地務工年均收入65萬元,就地轉移勞動力46人,人均增收1033元。

(山品村委會300畝花椒種植基地)

(山品村委會200畝荷蘭豆種植基地)

(山品村委會肉兔養殖基地)

(山品村委會水蛭養殖基地)
“下片區域興果蔬”,讓果蔬產業發展越發惠民增收
充分發揮下片區域群眾長期種植果蔬的條件優勢和土地資源,著力發展規模化果蔬種植產業。下片區域涉及5個村民小組108戶415人,基于土地肥沃、霜期短、群眾具備種植果蔬技能的實際,通過積極推廣具有市場價值優勢的豌豆品種、反季蔬菜品種、蜜桃品種種植,發放100余萬元小額信貸扶持規模化果蔬種植農業經營個體戶以及開展全覆蓋種植培訓3類8場次等具體措施,實現豌豆種植310余畝、反季蔬菜種植120余畝、蜜桃種植280余畝;實現年均出產豌豆15.5噸、反季蔬菜240噸、蜜桃320噸,人均增收3850元。

(董家大坪子500畝經濟林果種植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時5年的脫貧攻堅,山品村委會387戶1475人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綜合貧困發生率由61.2%下降到1.3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579元,順利實現脫貧出列。相信在黨和國家以及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將繼續發揚不怕吃苦、敢于奮斗的精神,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優勢,合理規劃農業產業發展布局,一定能夠繼續擴寬增收渠道、發展致富產業,團結帶領山品人民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為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家庭美麗富饒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