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主動申請脫貧!以前我家的住房破舊,一家人擠在八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樓上住人,樓下養牲口,夏天一到臭氣熏天,現在享受易地搬遷好政策,一家六口人有了五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新房子,住著舒心多了,這些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只要自己能吃苦,打點工不怕脫不了貧,奔小康開轎車那也是遲早的事。”環州一組貧困戶仲明德興奮地向筆者說道。

仲明德,今年58歲,小學文化,在環州本地打零工,家庭人口6人,勞動力4人,家庭收入以種養殖和本地務工為主。目前,他家已享受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入股分紅、健康扶貧、扶貧保等相關政策,符合脫貧條件,屬于2018年預脫貧戶。今年環州村委會貧困對象動態管理中共脫貧66戶242人。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武定縣招商局自掛包環州鄉環州村委會以來,緊緊抓住扶好貧困群眾的脫貧“志”和致富“智”這兩個關鍵,積極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和舉辦各類培訓,在全村營造“我脫貧我光榮”的濃厚氛圍,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走出勤勞致富的長效扶貧路。
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活動,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縣招商局局長帶頭,班子成員和鄉掛點領導先后到環州村委會開展“學習十九大、環州村怎么辦”、“自強、誠信、感黨恩”、“我是貧困戶我該怎么做”等專題黨課。同時,邀請本鄉本土的致富帶頭人、科技領頭人3人現身說法,給貧困戶講經驗,解疑惑,提思路,擴眼界,通過身邊人學身邊事,讓貧困群眾樹立可看、可學、可做的榜樣,讓大家看到脫貧致富的希望,破除“等、靠、要”的懶惰思想,大力營造“勤奮改變貧困,奮斗創造幸福”的氛圍。
根據貧困群眾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按照“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舉辦各類種養殖技能培訓和外出務工培訓,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有針對性地對貧困群眾進行多種實用技能培訓,使其掌握1至2項促進增收的實用技術,真正發揮培訓立竿見影的功效;對有外出就業意愿的貧困群眾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有計劃、有組織地轉移就業3批(次);同時,搭建勞務信息平臺,加強與勞動密集型地區的協調合作,鼓勵引導有勞動技能的貧困群眾到長(珠)三角地區50余家企業務工,有效拓寬增收渠道,從而實現“培訓一批,就業一批,脫貧一批”的目標。
今年來,環州村委會共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活動3場次,參會群眾達480人;舉辦各類種養殖技能培訓和外出務工培訓共計6場次,實現勞動力穩定就業392人。(環州村委會駐村工作隊長 宋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