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縣委書記羅如貴在貓街鎮調研指導工作時強調:要物盡其用,充分發揮農村非經營性資產最大效益,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主要依靠什么?”、“牛產業發展得怎么樣?”“水和路如何管護?”“文化活動室和黨員活動室有沒有正常開展活動?”......在貓街鎮半山、麥地沖、倉房以及三家村等村委會,羅如貴實地查看水、道路以及活動室等建設、使用等情況,了解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并與縣、鄉鎮、村組三級干部座談交流,聽取大家對農村非經營性資產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羅如貴指出,我們舉全縣之力打贏了脫貧攻堅這場硬戰,水利、交通以及文化活動室建設等民生領域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但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好農村一水、一路、一座房以及活動室等非經營性資產的效益,成為了當前工作的一大重點,各級各部門應高度重視,深入研究解決非經營性資產歸誰所有、誰來管、怎么管、責任如何劃分等問題。

羅如貴強調,非經營性資產是脫貧攻堅的有力支點,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各級各部門、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擔當作為,摒棄等靠要思想,守好陣地,讓非經營性資產健康長壽;要提高認識,加強調研,讓脫貧攻堅期間形成的各項扶貧資產家底清、情況明,確保排查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要深入研究,實行水、路、室分級分類管護,并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便于非經營性資產高效、科學管理;要全面加強統籌協調,壓實各項責任,切實保障非經營性資產管得好、用得好;要敢于并善于探索和考慮,以典型引路,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先行先試,真正做到管護有力,確保非經營性資產安全運行,持續發揮富民、益民作用;同時,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和活動陣地建設,持之以恒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等工作,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持續維護農村社會環境和諧穩定,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全面助推鄉村振興。
姜紹武、龔世雄等縣領導,縣交通、水務、農業農村、文化和旅游、鄉村振興局以及貓街鎮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或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