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強化思想理論武器,切實發揮鄉鎮黨校第一陣地作用,強化全鎮廣大黨員思想淬煉和政治歷練,著力提高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近日,白路鎮組織召開2024年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暨第一期“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班,10個村黨總支(支部)、政府機關黨支部、青年人才黨支部、農林水黨支部、武裝黨支部、衛生院黨支部以及入黨積極分子,共324人參加此次黨員培訓。
聚焦基層黨員需求,課程設置出新配方。此次培訓為期三天,結合基層黨員實際情況,積極響應黨員學習需求,將課程內容設置不僅限于黨性思想教育,還增加了民族宗教工作、鄉村人居環境治理、鞏固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論述等課程,豐富了培訓課程“菜單”,全方位、多維度的為基層黨員“充電蓄能”“強筋健骨”。為做到“應訓盡訓”,采取了特殊群體幫學的方式,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上門送學,對高齡黨員結對輔學,對流動黨員專人促學,確保黨員學習“不掉隊”。此外,依托視頻教學,推行“理論教育+視頻觀看”培訓模式,采取“線下集中+線上云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并強化“智慧黨教”管理系統運用,打破地域、時空限制,便于黨員參訓學習,切實提升培訓覆蓋面。

注重規劃講師隊伍,創新講授內容出妙招。為開展好本次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在選取講師的過程中,爭取到了州縣兩級領導的支持,充實了講師隊伍。同時,授課老師也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注重以講故事、說案例的模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員更加容易從中收獲到啟示。州委統戰部四級調研員楊春華在授課中講到,在做群眾工作時,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面對不同的群眾工作需要創新方式方法,積極采用“激勵+”模式調動群眾積極性。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蘇興祿從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四個方面深入闡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剛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背景和意義、具體做法及相關改廁政策做全面解讀。

以教促學,以思培干。參加此次培訓班的學員們紛紛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培訓,課程內容豐富,老師講課形式和內容也比較新穎,貼合基層實際情況,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應肩負起身上的擔子。培訓回去后,要在村上當好遵守紀律的帶頭人、服務群眾的熱心人、創業致富的領路人、社會安定的維護人、弘揚新風的領軍人,做好黨員示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