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坡傣族鄉所所卡村200余畝人參果迎來了豐收季。走進人參果種植基地,一排排果樹郁郁蔥蔥,一顆顆色澤鮮亮、圓潤飽滿的人參果掩映于綠葉紫花之間,淡淡的奶油色果皮上點綴著紫色條紋,微風拂過,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隨著豐收季的到來,基地也迎來了用工高峰。每天,有近60名村民忙碌地穿梭在基地里,他們熟練地采摘、分揀、套袋、裝筐、裝車運輸,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們把土地租給老板種人參果,現在又在他的基地務工,一天100塊錢,種一季人參果要5個月,打工的收入都有1萬多元。”說話間,李大媽麻利地將采摘好的人參果放進筐里。據悉,所所卡村屬于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全年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平均氣溫高,非常適合人參果生長,種植出的人參果汁多味甜、果形碩大、含糖量高,產量也較為可觀。由于人參果清甜可口、營養價值豐富,在水果市場上銷售勢頭強勁,酷暑將至,個大飽滿的人參果也深受消費者歡迎。

基地負責人張輝說:“選擇到所所卡村建立人參果種植基地,是因為這里有十分適合的自然條件,更是有優良的營商環境,從土地流轉開始,當地黨委政府就積極配合、給予支持、給予我們信心。今年基地共種植人參果200余畝,拉到石林集中銷往北京、南京、福州、上海、合肥等地,按照外觀和大小分四個等級,各等級價格不一樣,最高價格14元/公斤,均價7元/公斤,平均畝產量3000公斤,預計產值420余萬元,我們更加充滿信心和干勁”。


“人參果種植,從整地、栽種到成熟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每天能為當地群眾提供臨時就業崗位60-80個,務工收入在100到120元之間,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近就便務工條件,拓寬了群眾家門口的致富路。”所所卡村黨總支書記李群中介紹道。
近年來,東坡傣族鄉因地制宜,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做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篇大文章,緊緊圍繞“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的發展思路,在鞏固發展柑橘、軟籽石榴、香蕉、甘蔗等長效主導產業的同時,積極推廣發展火龍果、人參果等新型農業產業。人參果產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下一步,東坡傣族鄉將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更多優秀企業發展新型農業產業,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