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指引下,武定縣貓街鎮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聚焦現代農業振興、產業振興、人居環境治理三大主攻方向,促進鄉村建設提檔升級,積極探索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徑。

武定縣貓街鎮早布局,繪就美麗鄉村新路線。貓街鎮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鄉村資源稟賦,明確特色產業發展定位,堅持把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印發了《貓街鎮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貓街鎮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三年行動鎮對村考核評估工作方案》,對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整體規劃為三年行動三步走:2023年為引領起步之年,“樹標桿,抓整治”建成1個示范行政村,8個提升村,31個整治村。2024年為深化提升之年,重點打造23個提升村,31個整治村。2025年為迭代升級之年,重點打造6個提升村,27個整治村。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鎮促提升、全域創精品,實現環境秀美、產業壯美、人文淳美、社會和美、生活富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強產業,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按照“穩糧煙、強畜禽、擴菜菌、優花藥”的發展思路大抓產業發展,農業產業走在全縣前列。穩糧煙,傳統產業“發新芽”。有效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2024年共種植水稻8650畝、玉米16114畝、雜糧4435畝;種植烤煙13800畝,持續為武定縣擴大“最具影響力煙區”和美譽度貢獻力量。兌補中央農業支持保護補貼6431戶59312.48畝共375.39萬元。強畜禽,重點產業“齊開花”。以“1135”思路推動肉牛產業發展壯大,牛出欄3264頭,打造肉牛養殖示范村4個、20頭以上示范戶20家,選派“牛博士”16名,發放“金牛貸”42戶527.5萬元,投入400萬元開展肉牛養殖示范村建設,投資1000萬元的肉牛屠宰場有序推進。創新“12345”雞產業發展工作法,扶持壯雞養殖示范企業5家,臻驥農業被命名為“云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完成豬出欄35270頭,羊出欄23766只,家禽出欄51.37萬羽。擴菜菌,優勢產業“成大樹”。入駐蔬菜示范企業3家,建成1000畝以上蔬菜產業基地4個,小香蔥、松油一號等蔬菜打響名頭并在中新網、新華網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群眾就近務工做法得到州委書記、州長批示。依托武定霈豐農業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人工食用菌黨員實訓基地,年生產菌棒400余萬袋,實現野生菌年加工產量達40噸,人工食用菌年產量達450余噸,出口貿易額達2000萬元以上。優花藥,新興產業“結碩果”。加大山區片產業培植力度,逐步提升花卉、中藥材等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經營水平,以尚農紅果為代表,建成500畝以上鮮切花種植基地4個,種植北美冬青、高山杜鵑、玫瑰、百合等特色花卉1500余畝,建成全州首個滇重樓“彝醫藥大師工作室”,食用菌種植基地、冷鏈物流基地等穩健發展。
重實效,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扎實推進廁所革命。貓街鎮牢固樹立“小廁所、大民生”理念,結合2024年農村改廁“大比武”活動,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持續推進農村改廁工作落實落細。完成農村戶廁造2182座,新建衛生戶廁752座,穩步提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讓改廁這項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群眾,提高群眾的使用率和滿意度,貓街鎮衛生戶廁覆蓋率達80.35%。加強污水、供水管網改造。編制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統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建成污水管網村87個,污水收集處理率達70%。加強供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實現全鎮15個村委會128個自然村160個村民小組村供水全覆蓋。持續開展垃圾治理。全鎮共建成垃圾焚燒處理廠1座,日處理能力達到5噸,配備垃圾轉運車4輛、垃圾箱78個,配發垃圾桶3500個;行政村配備小型垃圾焚燒爐11座,每座日處理量達3噸;組織480場次12000人垃圾清理隊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200多噸;有1名以上鄉村服務崗的自然村128個,鄉村服務崗165個,覆蓋率129%;15個行政村建立垃圾收費制度。推進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對全鎮15個行政村128個自然村,按照生態宜居、干凈整潔、提檔升級三種類型劃分,其中生態宜居20自然村、干凈整潔48個自然村、提檔升級60自然村。完成15個村委會160個村民小組的村莊規劃和128個自然村村規民約修訂。持續推動村容村貌整治。完成30個人居環境示范村創建,通過以點帶面,引領帶動全鎮其他村組參與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重點開展“美麗庭院”打造,“五堆十亂”清理整治,綠化、美化等工程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和諧的美麗鄉村。
貓街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規劃引領、循序漸進、共建共享,一張藍圖繪到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群眾、發動群眾,充分體現鄉村特色,延續鄉村文化,展現獨特田園風光,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