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發窩鄉2023年增發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3個村委會,建設面積4790畝,總投資1437萬元,目前項目正有序推進。為全力做好項目區農田地力提升物資發放工作,發窩鄉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物資順利發放。
一是強化責任,用好項目政策。第一時間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地力提升政策措施傳達到村組,傳遞給項目區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穩糧增收。層層壓實責任,鄉、村、組三級嚴格把關種植面積,確保種植區域符合項目實施方案。發動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抓住項目機遇大力發展冬農產業。


二是強化效率意識,搶抓農事時節。時下進入秋播關鍵時期,發窩鄉抓住綠色農業發展這個關鍵,一方面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冬農生產大走訪,面對面進行宣講項目政策。另一方面,積極組織群眾申報種植面積,經過村委會申請和全鄉統籌,9月3日全縣第一家發放農田地力提升物資,組織群眾發放有機肥388噸、優質長壽仁豌豆種子11噸、綠肥種子1噸,項目區農戶及時領到了物資。物資發放后將帶動1500戶群眾發展青豌豆產業3000畝,同時還邀請縣農技專家為農戶開展現場培訓,助力綠色農業產業發展,搶抓農事時節,掀起秋播秋種熱潮。

三是強化協調配合,確保發放到位。發窩鄉項目涉及面廣,為確保物資發放精準,讓項目發揮最大效益,采取與縣農業農村局、各村委會等多部門上下聯動、相互配合的方式,縮短發放時間,由鄉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對農戶信息進行多次校核,并科學規劃物資發放路線,確定發放時間等細節,提高發放效率,實現項目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四是強化專項監督,確保發放安全。發窩鄉在前期認真審核把關的基礎上,強化專項監督,加強物資安全監管,邀請鄉紀委全程參與到發放過程,縣紀委派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組抽查發放現場,聚焦物資“有哪些”“是多少”“在哪里”,協同推進專項監督,確保物資落到實處,鄉村兩級通過建立發放臺賬,逐一跟蹤落實種植情況,打通惠農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發窩鄉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 王正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