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將至,為有效凈化生鮮豬肉市場,切實保障生鮮豬肉質量安全,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營造安全、放心的節日消費環境。近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生鮮豬肉市場專項整治,努力讓群眾吃上安全肉、放心肉。
一是協同聯動,暢通監管“立交橋”。為進一步規范生鮮豬肉市場秩序,加強部門溝通協作,該局主動對接聯系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協調解決生鮮豬肉市場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并印發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對整治目標、工作重點、落實部門、時間安排、工作措施等作出了具體詳實的安排。
二是源頭控制,把穩品質“方向盤”。防控生鮮豬肉生產經營風險,“源頭控制”是關鍵。該局重點針對屠宰、加工、銷售肉制產品等環節開展全面檢查,逐戶排查,重點查驗其是否落實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檢疫制度、農貿市場豬肉攤位銷售的生豬肉是否具有“兩證兩章”(即:動物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保障生鮮豬肉經營質量安全。同時根據部門職責細化分工,明確整治重點,加強聯合執法,詳細檢查屠宰監管和企業運營系列臺賬,嚴厲打擊私屠亂宰和未按要求檢疫等違法行為,督促定點屠宰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規范生產加工,強化肉品檢驗檢疫,確保肉類源頭安全。

三是節點把關,嚴守流通“紅綠燈”。生鮮豬肉流通環節“錯綜復雜”,整治工作亦要“多管齊下”。該局組織執法人員深入轄區集貿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對肉類經營戶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經營戶資質是否齊全、銷售的豬肉等肉類來源是否合規,是否銷售未經檢驗檢疫或是檢驗檢疫不合格肉類,是否持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運輸工具和儲存條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等,督促經營者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做好經營場所的清洗消毒,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質量承諾等各項制度,是否違法使用生鮮燈等,嚴防“白板肉”、來源不明或不合格生鮮肉制品流入市場,確保豬肉及其制品來源可追可溯、質量安全放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強化引導,加大做實“宣教關”。該局開展豬肉經營行業約談會,督促經營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依法依規經營,強化經營戶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引導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肉類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同時倡導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豬肉時要注意查看銷售的豬肉是否有動物檢疫合格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章以及《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等,多渠道公示“12315”、“12345”舉報投訴電話,進一步暢通消費者的申訴和舉報渠道引導消費者積極舉報在消費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生鮮豬肉,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形成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
截至目前,8月以來,出動執法人員51人次,累計召開豬肉經營行業約談會2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
下一步,將持續強化日常檢查力度,加大與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將持續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加大對生鮮豬肉市場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違法違規銷售行為,強化生鮮豬肉及制品的全過程、全鏈條管控,確保生鮮豬肉質量安全,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切實保障廣大群眾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