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容消費需求非常旺盛的今天,相關消費投訴呈逐年遞增之勢。為增強消費者對美容行業的辨識度,特對美容消費提示如下:
一、區別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
當下,微整形、塑身吸脂、填充注射等已經成為愛美人士的熱門選擇,很多美容機構借機從事相關經營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美容機構有從事吸脂、文眉、整形等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除了需要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外,還須有醫療機構頒發的執業許可證。消費者要認真查看經營主體及其使用美容產品生產主體證照,了解將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屬于生活美容還是醫療美容,商家是否具備相應資質。
二、慎重選擇美容項目和產品
購買或使用美容機構推薦的項目和產品前應細致了解,查看美容產品是否為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是否有生產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有批準文號,進口化妝品還應查看是否有進口許可證和中文標識。
三、對美容效果要有合理預期
不要輕信美容機構口頭承諾療效,要通過書面形式達成服務協議,其中應包括使用產品、服務期限及次數、價格、美容預期效果等條款。要特別注意達到美容效果的各種條款是否適合自己,比如節食、服用特殊食物、必須在固定時間接受服務等,要三思而后行。
四、辦理美容預付卡要謹慎
辦理美容預付卡時要選擇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的美容機構。要清楚了解預付卡使用范圍、期限、功能、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要特別關注商家終止服務、發生轉讓等情況的限制性約定,約定是否允許中途退款或有何退款附加條件。要量力而行,避免一次投入過高,承擔過大風險,應盡量選擇時限較短的月卡、季度卡,最大限度降低預付消費風險。要妥善保管好辦卡時簽訂的協議、付款憑證、發票、經營主體證照復印件或基本信息等證據,便于出現糾紛時有效維權。
五、及時維護合法權益
如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及時維權。
消費投訴電話:12315、12345。
轉自:楚雄州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