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把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和開放經濟作為產業興縣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縣發展新動能加快壯大,推動了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資源經濟提質增速。全力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糧食種植面積42.05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12.83萬噸。全縣種植核桃47.14萬畝,建成核桃加工廠2個,核桃油產能1600噸,產值達2.88億元。新建新能源烤房653座,種植烤煙8.3萬畝,收購1137.5萬公斤,實現產值3.98億元、煙葉稅8769萬元。大力發展特色畜禽養殖業,以“一大一小”肉牛和武定雞為主的畜牧業成效明顯,累計辦理“金牛貸”等貸款10.77億元,創新推出“禽保貸”,畜牧業實現產值24.7億元,增長6%。新能源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萬德村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全容量并網,大新莊等14.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具備并網條件,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建成裝機1.65萬千瓦。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成功舉辦2023年牡丹文化旅游節、彝族火把節和健身杯等系列節慶活動。
園區經濟筑基蓄能。武定產業園區管委會掛牌成立,機構實現了實體化運行,鎖定項目、產業、集聚3個關鍵,祿金片區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加快。園區入駐企業達110戶,其中,工業企業91戶,吸納就業1558人,2023年新增入園企業31戶。全縣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國鈦16萬噸高鈦渣擴建、上海冠業智能制造、年產30萬噸粉體加工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精準服務4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戶。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29.16億元、13.26億元和13.14億元。
開放經濟蹄疾步穩。大力實施“云品入滬”工程,主動服務和融入滇中城市群和昆楚協同,出臺融入昆明先行先試專項行動方案,編制主動融入昆明協同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上報納入昆楚協同發展項目29項、總投資1214億元。以鈦等優勢礦產資源合作開發為切入點,加快推進武定—祿豐組團發展,打造武定—祿豐優勢資源深加工基地、產業孵化中心、原料來源和產業配套基地。全縣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發展,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